古村镇保护发展政策需求与政策设计——以山西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古村镇保护发展政策需求与政策设计——以山西省为例
【摘要】:古村镇是我国特有的遗产文化资源,近年来,古村镇保护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其中政府政策支持是古村镇保护发展不可缺失的手段,古村镇特殊属性又决定了其政策支撑体系的特殊性和专项性。本文从古村镇特殊属性和保护开发减贫协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古村镇保护发展的政策需求,进而设计出适于古村镇保护发展的政策。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古村落保护与减贫发展政策研究”(11YJA630092)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研究项目“汾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2013001)
【分类号】:F320;K878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古村镇是我国在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聚居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古村镇是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古村镇中原住民民居属于私人物品;村镇街道、水电、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物品[1],所以古村镇是一种不可移动、不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秀英;田彬;;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丽娟;徐红罡;刘畅;;西递古村落旅游发展中的空间转化类型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冯国杰;严贤春;贾文君;;四川省阆中古城旅游发展SWOT分析研究[J];大众科技;2012年12期
3 吴文智;李吉来;邱扶东;;民营资本介入古村镇旅游开发的历程与问题研究[J];旅游论坛;2014年04期
4 彭丽娟;徐红罡;刘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西递古村落私人空间转化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5期
5 王俊平;许洪杰;;基于旅游“飞地”视角下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广西贺州秀水状元村为例[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6 冯国杰;严贤春;贾文军;;四川阆中古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1期
7 庄伟光;林平凡;;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广东为例[J];企业经济;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本勋;;网络时代旅游公共事件的传播和管理策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京传;旅游目的地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高林安;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咏;陆林;章德辉;陶平;王莉;;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南古村镇特色保护与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周星;;古村镇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再发现”[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晋美俊;;古村镇发展对策探析——以山西丁村保护性开发构想为例[J];中国建设信息;2010年23期
4 雷蕾;;中国古村镇保护利用中的悖论现象及其原因[J];人文地理;2012年05期
5 段银河;;近十年大理古村镇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周星;;古村镇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再发现”[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年06期
7 孙明泉;;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再生营造与体验化开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邓运员;杨柳;刘沛林;;景观基因视角的湖南省古村镇文化特质及其保护价值[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9 江晓云;程相叶;;广西古村镇文化资源个性特征及保护性开发对策[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马海燕;;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论略[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仙娥;赵雨亭;;黄河流域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析—以山西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李仙娥;赵雨亭;;黄河流域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析——以山西为例[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冬艳;政府在古村镇保护中的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洪珍;福州地区古村镇的历史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利平;古村镇旅游盈利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涂放;沁河中游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杨;湖南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媛媛;陕南古村镇景观构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雪娇;晋东南沁河流域古村镇表演类民间文艺的现代传承[D];山西大学;2012年
8 董俊杰;基于产权理论的古村镇可持续开发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邓巍;古村镇“集群”保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苒;沁河中游古村镇空间构成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2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3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