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榆林窟中唐第25窟《弥勒经变相》残损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21:28

  本文关键词:榆林窟中唐第25窟《弥勒经变相》残损修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榆林第二五窟 中唐 弥勒经变相 壁画残损复原


【摘要】:对传统壁画艺术造型、材料学、技法表现等因素的综合性研究,将有助于敦煌壁画的复原和修复工作,是一个指导壁画复原的方法论的探讨研究。本论文是与榆林第二五窟壁画复原修复紧密结合的,,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实践推进论文,论文指导实践,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榆林第二五窟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分析榆林第二五窟《弥勒经变相》的艺术成就;第三章是本文重点,列举出了《弥勒经变相》残损复原的佐证依据,第四章则是写了《弥勒经变相》残损复原的方法及手段。 中唐榆林第二五窟壁画的复原,需要对唐代敦煌壁画的社会与历史背景、壁画的风格与构图、绘画技法、佛经中的经变故事、佛陀的手印、洞窟的形制衍变、人物服饰、佛教器具等等,有一个全方位的、细致、深入而详尽的研究。只有把这些元素融会贯通并娴熟于心后,对唐代时期敦煌壁画的复原研究才算是初步摸清了门径。从视觉角度看,壁画复原技术的本质是对视觉认知过程的学习、理解以及再现。基于视觉认知复原规律,提出各种假设限定来解决问题,根据受损壁画的周边信息,按照一定方向进行延伸扩散。最大可能地复原壁画在当初的面目,使人们看到原作本来风貌。所以要想把残破部分完整补出和色彩还原,只能依据同窟未变色的壁画复原临摹,理清画中人物关系,找出人物造型特征,图文对照,整理、复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9.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卫东;;唐代敦煌壁画布局试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赖鹏举;;中唐榆林25窟密法“毗卢遮那”与佛顶尊胜系造像的形成[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280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80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