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国考古学的创新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17 00:13

  本文关键词:中国考古学的创新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考古学 考古工作 考古学史 考古学研究 宾福德 考古科学 后发国家 理论方法 柴尔德 考古学者


【摘要】:正前言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词,它之所以火爆,当然是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创新缺乏是当代中国之痛,并不限于考古学领域,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钱学森先生临终前有一个世纪之问——我们如何才能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没有创新,何谈一流!如何才能实现创新呢?不同学科的学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对于考古学者而言,我们的思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关键的问题:何其谓创新的考古学?哪些考古学具有所谓的创新性?我们是否有可能创新?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号14BKG021)支持
【分类号】:K85
【正文快照】: 前言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词,它之所以火爆,当然是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创新缺乏是当代中国之痛,并不限于考古学领域,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钱学森先生临终前有一个世纪之问——我们如何才能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没有创新,何谈一流!如何才能实现创新呢?不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易斯·宾福德;科林·伦福儒;陈胜前;;路易斯·宾福德访谈[J];南方文物;2011年04期

2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滕铭予;;中国北方地区两周时期铜(钅复)的再探讨——兼论秦文化中所见铜(钅复)[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3 陈国庆;;红山文化渊源探讨[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4 滕铭予;王春斌;;东周时期三晋地区的北方文化因素[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5 贺云翱;;“长江文化”与“考古学”刍议[J];长江文化论丛;2001年00期

6 邹厚本 ,谷建祥;青莲岗文化再研究[J];东南文化;1992年01期

7 方酉生;考古实践与理论思维——兼评《关于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问题》[J];东南文化;2001年03期

8 耕夫;略论苏南土墩墓[J];东南文化;2001年03期

9 王婧;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体系之比较[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10 肖一亭;生态环境与珠江三角洲古文化[J];东南文化;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姚继德;;清真饮食文化内涵初窥[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3 杨杰;;晋陕冀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4 李东红;;中国边疆考古学的学术取向: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邱文元;;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新;;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拓展[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7 邱文元;;康德和因果问题的解决[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彭兆荣;;人文/文化||生态/生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9 徐日辉;;早期嬴秦探微[A];中国秦文化研究(2011第1期总第1期)[C];2011年

10 韩德民;;夏商周:儒家社会理想的历史前提[A];国际儒学研究(第二辑)[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2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彭印(石昆);吴城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振华;以陶器为视角的红山文化发展阶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菁菁;岭南文明化进程的初步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天通;李济的考古学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11年

8 姜岱品;皖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田春芳;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畅;考古学与建筑遗产测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荣新;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在成都召开[J];四川文物;2000年01期

2 李学勤;清华与中国考古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侯毅;面对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J];文物世界;2001年02期

4 瑞琪;;《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简介[J];考古;2001年09期

5 向燕南;中国考古学与史学之关系的理论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8期

6 王震中;饭岛武次教授著《中国考古学概论》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1期

7 刘庆柱;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创新体系[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3期

8 王建新;;呼唤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9 许宏;;一部合力集成的总结之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编写侧记[J];考古;2005年04期

10 蒋晓春;;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及对人类学的诉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永明;;地质科学对中国考古学的启蒙意义[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田旭东;;中国考古学于先秦史研究的作用——兼评罗泰《论中国考古学的编史倾向》[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涛;;地质学家与中国考古学早期的发展[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钱耀鹏;;关于龙山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进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吴春明;;从彩陶看史前福州的周邻文化关系[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大学教授 陈胜前;反向创新的中国考古学[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曹兵武;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4年

3 记者 杨雪梅;中国考古学与国际接轨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高艳鸽;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古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副所长;中国考古学角色的自我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杨赛;中国考古学逐步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新形势下中国考古学的走向与发展[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四川大学 霍巍;中国考古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余西云;中国考古学理论的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晓英;从地质学到史学的现代中国考古学[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7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97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