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大型尖状类石器遗存的区域传统
本文关键词:试析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大型尖状类石器遗存的区域传统 出处:《人类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中游 大型尖状类石器 操作链 大石片技术 文化传统
【摘要】:大型尖状类石器在长江中游地区相邻或相近的汉水上游、丹江口库区、三峡地区和澧阳平原等不同区域保存有不同的技术传统。汉中盆地的大型尖状类石器多选自河滩砾石为毛坯直接加工。丹江口库区无论是调查数据还是发掘数据其比例均高于汉中盆地,现有发掘材料来看其大型尖状类石器有稳定的传统,即选自砾石直接单面或两面加工而成,但调查的材料显示存在另外一种传统,即选取砾石生产长度大于10cm的大石片,以大石片为毛坯加工大型尖状类石器。三峡地区古人类在更新世期间似乎不存在有生产大型尖状类石器的传统,为数不多的手镐与当地的砾石砍砸器和石片砍砸器应当为"同质异型"类器物。澧阳平原及周边丘陵区内发现的大型尖状类石器相比于汉中盆地和丹江口库区,发现数量最多,技术传统也最为复杂,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的技术。大型尖状类石器在不同区域显示不同的技术传统,暗示从中更新世开始长江中游地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并不简单的文化关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20)资助
【分类号】:K876.2
【正文快照】: 长江,是东亚最长的河流,其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大致发育成熟。长江自西向东横贯中国第一至第三阶梯,绵延6000余公里。其上游山高谷深,中游河道弯曲、河流众多,下游江水开阔,途经不同的地理和气候单元,为新生代时期东亚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演化和迁徙建构了一个宏大的地理框架。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2 向安强;湖南澧县金鸭旧石器地点调查[J];东南文化;1992年01期
3 ;湘北澧阳平原旧石器地点调查报告[J];华夏考古;1994年04期
4 曹传松;;湖南澧水下游三处旧石器遗址调查报告[J];江汉考古;1992年01期
5 王社江,胡松梅;丹江上游腰市盆地的旧石器[J];考古与文物;2000年04期
6 武仙竹;刘武;高星;尹功明;;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J];科学通报;2006年16期
7 李英华;侯亚梅;Boёda E;;观音洞遗址古人类剥坯模式与认知特征[J];科学通报;2009年19期
8 向安强;湖南澧县北部旧石器遗址调查[J];南方文物;1992年03期
9 ;湖南澧县皇山岗旧石器遗址调查[J];华夏考古;1995年02期
10 汤英俊,宗冠福,雷遇鲁;汉水上游旧石器的新发现[J];人类学学报;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礼;;《动物行为学》课程教学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2 闫永峰;朱杰;翟兴礼;倪自银;刘忷发;;高山雪鸡繁殖期觅食和警戒行为的性别差异[J];动物学杂志;2007年06期
3 李淑玲;马建章;包军;;马鹿的圈养种群粪样中性激素水平与繁殖行为的关联[J];动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4 于仕;武正军;王振兴;陈亮;黄乘明;于海;;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饲养鳄蜥的求偶和交配行为[J];动物学杂志;2009年05期
5 梁刚;吴峰;;中国大鲵的活动节律及繁殖行为描记[J];动物学杂志;2010年01期
6 宋鹏飞;曹晓莉;祁明大;任娟;孔令雪;贾岗;郭聪;;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范围及栖息地利用[J];动物学杂志;2010年04期
7 李淑玲;计子娟;王宇;;利用AFLP技术分析丹顶鹤的亲缘关系[J];动物学杂志;2010年05期
8 卢靖;丁长青;庆保平;王超;闫鲁;;不同野化训练条件下朱瀗的行为差异[J];动物学杂志;2011年06期
9 宋胜利;徐铁林;宋文辉;徐剑锋;许宽;王学成;徐秀娟;;丹顶鹤“表演”驯化实用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1年18期
10 尹荣华;字向东;马志杰;陈绍威;卢虹;;牦牛行为研究及其应用探析[J];中国牛业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华;高捷;牟宁宁;;动物运动场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适应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2 刘兆存;秦耀辰;范玮佳;;第五章 城市区域发展的非线性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张森水;;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4 王益人;;关于下川文化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李剑;马建华;;SARS爆发流行的环境伦理学思考[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效京;杜炳旺;曾祥鉴;;珍禽贵妃鸡笼养条件下的行为观察[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裴树文;;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时代与人类活动[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武仙竹;吴秀杰;王运辅;屈胜明;;郧西人遗址动物群与古环境[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妍;武仙竹;陶大卫;胡耀武;王昌燧;;湖北郧西黄龙洞遗址的植硅体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牛东伟;彭菲;裴树文;马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白渡滩旧石器地点[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云榕;北部湾主要鱼类摄食生态及食物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王联国;人工鱼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晓毅;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4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玲;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7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锡东;科学技术资源的转化过程与地理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孟华;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D];河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煌胜;安庆市城市绿道路线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晓颖;丹江库区水牛洼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与讨论[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欢;丹江库区龙口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与讨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英梅;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寄生过程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卢靖;朱瀗(Nipponia nippon)非繁殖期行为研究及野化训练技术规程[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陈燕;重庆市铜梁县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沙剑斌;繁殖期赤膀鸭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雌雄行为差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连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种群的时空分布、栖息地选择及其对控制虫害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先查;代乳品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对犊牛生长代谢、采食及相关行为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小伟;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安,顾延生;江西修水第四系网纹红土的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1997年03期
2 朱震达;汉江上游丹江口至白河间的河谷地貌[J];地理学报;1955年03期
3 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J];地理学报;1956年04期
4 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5 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Ⅰ)[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6 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7 阎桂林;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1993年02期
8 谢明;;长江三峡地区第四纪以来新构造上升速度和形式[J];第四纪研究;1990年04期
9 张森水;近20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进展与思考[J];第四纪研究;2002年01期
10 高星;裴树文;;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奇甜;长江中游地区开发中的扶贫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王美英;;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溺女问题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昕;朱毅;;论长江中游地区造型文化遗产的审美特征[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张敏;;评《六朝政权与长江中游农业经济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诗中,,曹柯平,唐舒龙;长江中游地区的古铜矿[J];考古与文物;1994年01期
6 袁俊;吴殿廷;常旭;;关于我国首都迁址的再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7 尚平;;宋代长江中游地区的铁冶业[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谷丛;陈丽新;;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纪要[J];考古;2004年03期
9 郑若葵;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农业文化与古苗蛮文化关系初探[J];华夏考古;2000年02期
10 陈丽新;“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纪要[J];江汉考古;200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国安;“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熹、通讯员 鲁国梁;长江中游地区可推广转Bt基因棉[N];湖北日报;2005年
3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朱勇进 怨晶;特色水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N];湖北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胡芳玉;武汉今年初夏异常凉爽[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李伟;长江中游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N];中国气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军;血吸虫病与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会变迁(1905~1978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刚;气候与建筑空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3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2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