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与美洲交往研究检视
本文关键词:古代中国与美洲交往研究检视 出处:《南方文物》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学界关于古代中国和美洲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检视,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古代中国和美洲间交流的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必须以考古学为核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唯有立足科学可靠的硬证据,才有助于厘清历史的真相。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is ,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the Americas is a worldwide topic ,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multi - 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core of archaeology . Only by relying on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hard evidence will it be helpful to clarify the truth of history .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86
【正文快照】: 前哥伦布时期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始终是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一些考古学家曾对此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它是由“传播主义者”所提出的观点引起的,即:在前哥伦布时期,人类曾横渡大洋进行直接接触,这一接触给美洲文化带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菁;;浅谈土家族图腾崇拜中的“虎文化”在土家族跳丧舞中的体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李智兴;方益鸣;;宗教文化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J];山东陶瓷;2010年04期
3 顾博贤;;法天象地淹君城——中国第一龟城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4 刘树人;《山海经》中的“东山”区位地理考古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5 刘树人;早期华夏先民到达美洲的考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6 常丽霞;高卫东;;鱼形图案在我国民族服饰中的文化寓意[J];纺织学报;2009年09期
7 常丽霞;;中国少数民族帽饰的文化内涵[J];国际纺织导报;2009年04期
8 陈楠;;从“格律设计观”看“参数化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的影响[J];创意与设计;2013年01期
9 常丽霞;;解析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侯鑫;;浅谈图腾文化与中西美术[J];美与时代(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nr;张晓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特征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丽红;满族说部之女神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波;鱼形纹的传统象征性与现代装饰性流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2 乔莉莉;《格萨尔》之图腾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赵妍;民族服饰图案与宗教的关系——道教对我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4 朱军献;对战国时期青铜器水陆攻战纹饰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韦乐;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婚恋型狐女故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彩虹;唐五代人妖婚配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尹睿婷;云南少数民族的太阳纹样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邓海舟;图腾与氏族社会[D];郑州大学;2009年
9 赵丹妮;晋陕传统家具龙纹装饰传与承[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10 董晓强;杜鹃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代中国[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3期
2 章迪禹;;古代中国——早熟的现代国家[J];世界知识;2013年10期
3 庞政梁;古代中国的“天”及其积极作用[J];铁道师院学报;1988年Z1期
4 吾敬东;;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5 吾淳;;论古代中国的经验思维[J];学术月刊;1992年10期
6 吾淳;古代中国的宜思维[J];社会科学;1993年07期
7 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广中智之;古代中国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3期
9 石雄斌;简评人教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材[J];历史教学;2005年01期
10 郭沂;;从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看当代全球化趋势[J];哲学动态;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方铁;;古代中国至今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的陆路交通[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桓;;义净前往南海诸国和印度的事迹及其贡献——兼述古代中国与南海诸国的友好关系[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3 叶奕良;;古代中国伊朗文化关系略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4 何艳杰;;古代中国酋邦轮回研究的几个问题[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李书吉;;论太原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兆光;揣一张地图去古代中国旅行[N];文汇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韵;国博《古代中国》讲述文明脉络[N];光明日报;2011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亲情的泯灭:古代中国的宫廷权争[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江南;古代中国、疆域和版图历史概念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后记[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李秀娜;国博举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预展仪式[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项峰;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N];人民日报;2010年
8 丁国强;作为“法治”国家的古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古代中国王朝疆域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研究室主任 李命志;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小东;政治仪式与权力秩序[D];复旦大学;2008年
2 索毕德(sobhitha);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文化交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魏志静;明代茶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宁;古代中国对西藏的统辖与英俄侵略西藏的实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嵇红亮;古代中国国家诸术语考[D];宁波大学;2009年
3 李鼎楚;性腐败与法律规制:古代中国的实践与智慧[D];湘潭大学;2005年
4 高静;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法官“能动性”之比较[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5 王娟娟;中国古代的黄河河神崇拜[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曹寅;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犹太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杨啸勃;“天府之国”观念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俞岚;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毅;酷吏与汉代法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4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6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