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耆夜诗经_《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清华简《耆夜》整理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师范大学》 2012年
清华简《耆夜》整理与研究
郝贝钦
【摘要】: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其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到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耆夜》是清华大学收藏的这批竹简中的一篇,该篇主要记载的是武王八年征伐耆(黎)国大胜归来后,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之礼,并饮酒赋诗的事情。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主要对该篇字词进行重新考释,在整理者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见解整理出新的释文,并对一些疑难字词进行重点讨论,以求正确理解文意。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讨论本篇的创作年代。首先我们将《耆夜》的用词与甲骨文、金文、竹简文字等已经确定年代的出土文字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确定《耆夜》用词的大致出现年代。其次,我们将《耆夜》所引古诗用词与传世的《诗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诗经》的创作年代从而确定《耆夜》的大致时代。此外,我们还通过研究中国韵文的发展史来研究《耆夜》的用韵情况,从而确定其创作时代。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耆夜》写成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前期这一段时间。第三部分我们将探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西伯戡黎”的问题。我们根据《耆夜》关于“勘耆(黎)”的记载,以及《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对于“西伯戡黎”的记载,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求重新解读“西伯戡黎”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在商周曾先后存在三个“黎”,第一个是殷商的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西南;第二个是周武王伐纣之后又在今山西黎城附近封了毕公高之后,而建立的周代的黎国;第三个就是春秋时期黎侯被狄人驱逐,黎侯在卫国的寓居地,即“黎阳”,在今河南的浚县境内。第一个黎国,也就是殷商的诸侯国,正是《尚书·西伯戡黎》和清华简《耆夜》所记载的被西伯戡灭之黎国,而“西伯戡黎”的“西伯”应是周武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7.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民镇;江林昌;;“西伯戡黎”新证——从清华简《耆夜》看周人伐黎的史事[J];东岳论丛;2011年10期
2 李学勤;■簋铭文考释[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1期
3 陈剑;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4期
4 裘燮君;;先秦文献中连词“而”的历时分布特征(上)——先秦文献连词“而”语法功能的系列研究之二[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曹建国;;论清华简中的《蟋蟀》[J];江汉考古;2011年02期
6 孙海波;;卜辞文字小记[J];考古;1935年02期
7 譚戒甫;;西周《■鼎銘》研究[J];考古;1963年12期
8 郭沫若;;《■敖簋铭》考释[J];考古;1973年02期
9 郭沫若;;者(氵刀)钟铭考释[J];考古学报;1958年01期
10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7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孙启荣;“大叔完聚”之“完、聚”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郭齐勇;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权光镐;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陶兴华;;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与“共和行政”[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杨志文;谢作诗;;无悲剧的公地制度——对哈丁模型的扩展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十二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2 刘成群;;清华简《(旨阝)夜》与尊隆文、武、周公——兼论战国楚地之《诗》学[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3 李学勤;■簋铭文考释[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1期
4 张林川,周春健;《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陈伟;郭店楚简别释[J];江汉考古;1998年04期
6 曹建国,张玖青;孔子论“智”与上博《诗论》简以“智”论诗[J];江汉考古;2004年02期
7 譚戒甫;;西周《■鼎銘》研究[J];考古;1963年12期
8 刘一曼;郭鹏;;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06期
9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四)[J];考古学报;1956年02期
10 李学勤;;帝乙时代的非王卜辞[J];考古学报;195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秀英;从《诗经》看我国古代妇女的命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年04期
2 金戈;《诗经》的亘古生命与艺术[J];杭州商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郭丹;《诗经》恋歌与原始宗教信仰[J];江淮论坛;1993年03期
4 许廷桂;《诗经》不劳孔子“补缺”[J];重庆师院学报;1995年01期
5 张晓光;论《诗经》中的直觉艺术[J];长白学刊;1996年02期
6 孙淑霞;从《诗经》的感情因素看情感与诗歌之关系[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7 谢春燕!96(2)班;《诗经》中“采草”的习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卢静;《诗经》中女性的婚恋观[J];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02期
9 陈春保,高金生;《诗经》——地域文化的渊明之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陆华;《诗经》服饰二题——“帨”、“缡”解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林;;诗化的法制——《诗经》与汉代法制的关系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王建堂;;《诗经》与三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尹家琦;;《诗经》中的建筑价值解读[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黄维华;;“谷”与《诗经》中三首女性悲怨诗[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王同勋;;《诗经》经济思想发微[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任翌;;得体的修辞内涵与《诗经》“温柔敦厚”的传统[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王以宪;;论《诗经》的幽默艺术[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斐;;《诗经》重言构词韵律浅探[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孺海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周玉洁 陈竹;[N];湖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雷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徐在国 安徽大学中文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凌;[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戴从喜;[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何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胡新生 徐祖明;[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董智永;[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杨义;[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忽忽;[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萍;隋与唐前期《诗经》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孙秀华;《诗经》采集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袁靖;庞德《诗经》译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孙世洋;上古“诗”的原型确立、范畴拓展与《诗经》的形成源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兴义;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9 郭锦玲;意蕴不同的经典[D];暨南大学;2001年
10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贝钦;清华简《耆夜》整理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董雪静;《诗经》男女春秋盛会与周代礼俗[D];河北大学;2003年
3 彭佳佳;《诗经》中的生命文化原型及其美学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谷小溪;康熙时期《诗经》文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苏罗;《诗经》燕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0年
6 徐雁;《诗经》中形容词同义词的类别和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音;《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D];北京大学;2010年
8 李小军;《诗经》变换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健;朱熹《诗经》诠释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江山丽;《诗经》及其注疏若干语法现象比较[D];吉首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清华简《耆夜》整理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