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自安山城的考古收获与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18-02-03 04:03

  本文关键词: 自安山城 防御设施 年代 出处:《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自安山城位于吉林省通化市北郊,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是通化地区早年发现的一处保存较完整的高句丽时期的山城遗址。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对山城进行实地踏查和测量的基础上,对山城的研究方始展开,但仍以简单介绍、著录、综述为主。至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通化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对该山城进行的小范围发掘,该城址方为学界所初步了解。随着2006年山城被列为《吉林省高句丽遗址保护方案》拓展项目,对山城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开始展开,初步确认该山城主要使用年代是在高句丽时期。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自安山城2007至2009年的考古收获进行了简单总结,分七个部分阐述了笔者对自安山城的初步认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自安山城的地理位置、以往围绕城址开展的考古工作和学界对城址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结合考古调查、发掘材料,对自安山城防御设施的形制、构筑方式、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结合调查、发掘资料,概述城内设施的形制、功能。 第四部分对山城的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铁镞、铁钉进行初步分析。 第五部分结合前文,将自安山城的建筑方式、出土文物的特征与邻近的山城进行初步比较,探讨自安山城的始建、兴废年代。 第六部分结合自安山城的性质与地位,分析山城建造、废弃的原因。 第七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阐述对自安山城进行发掘、研究的重要意义。
[Abstract]:Anshan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suburb of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about 4 kilometer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It is a relatively intact site of the Koguryo period foun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onghua area. It was the site of the Mountain City of Koguryo period in 1980s. On the basis of on-the-spot survey and survey of mountain city, the research on mountain city was carried out, but it was still introduced, recorded and summarized in brief. Until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With the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Tonghua City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Office of the mountain city of small scale excavation. In 2006, the mountain city was listed as the "Goguryo site protection program of Jilin Province" expansion project, the large-scale field archaeological work began to be carried out. Initially confirmed that the main use of the mountain city is in the Goguryo period.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rchaeological harvest of Zishan City from 2007 to 2009, and expounds the author's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Zianshan City in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city, the previous archeological work around the city sit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city sit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shape, construction, function and so on of the defense facilities in the city of Anshan,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ng materials. The third part combines the investigation, excavates the data, outlines the shape, the function of the facilities in the city. 4th part of the city unearthed relics, mainly pottery, iron arrowheads, iron nails for preliminary analysis. In the 5th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the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mountain city, and discusses the beginning of the building of the mountain city and the time of its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the mountain city in 6t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abandonment of the mountain city. Part 7th summarizes the above and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佳述;;海之声红歌动山城[J];东北之窗;2011年13期

2 王禹浪;王文轶;;大连地区的高句丽山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罗小术;;长安码头(外二篇)[J];散文诗;2011年12期

4 傅建卿;;不该忘却的纪念(外一首)[J];泉州文学;2011年07期

5 韩晓时;;辽宁十大古城[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6 毛小东;沈忱;;山里山外[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11年05期

7 关仁山;;信任(下)——西柏坡纪事[J];中国作家;2011年11期

8 季子弘;蔡育欣;若蓝;;在水ns洞生活与创作 种出内心的静默之美[J];明日风尚;2011年07期

9 王宏娟;黄兵;;名震一方,“女棒棒”出任董事长——中学毕业生王英“三进山城”改写命运[J];涉世之初;2004年01期

10 李泉林;;在历史的拐点[J];金秋;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少波;张兴亮;;南漳堡寨聚落军事防御设施的构建[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何柱国;;忆长城抗战及热河沦陷前后(节选)[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3 马世之;;新砦城址与启都夏邑问题探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裕民;;论太原的城防设施及其战略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与夏商都城的布局[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潘爱丰;黄亚平;;弘阳明文化 塑山城风貌——以修文县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放;张俊生;;试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保卫工作[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杨建敏;;新砦城址是夏代早期都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峰;郝少波;;湖北南漳地区堡寨聚落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吉人;;紫禁城军事防御探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南坚 陈作成 张保才 沈文金 肖潘;揭西:力造美丽山城“装点天下”[N];南方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魏传利 刘勇 胡才东;喜看山城“大变脸”[N];安康日报;2009年

3 记者 司成钢 陶阳;“文明创建”培育山城文明之花[N];辽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任永琦;让山城路平景美交通更顺畅[N];本溪日报;2010年

5 记者 司成钢 陶阳;山城有了繁华“不夜街”[N];辽宁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雪艳;6800位保险精英山城论剑[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记者 白麟 夏帆 实习生 龚利;画新妆,穿新衣 扮靓山城好迎客[N];重庆日报;2010年

8 记者 田青松 孙涛;古县加快绿色宜居山城建设[N];临汾日报;2010年

9 李琳 张方;魅力山城展新姿[N];商洛日报;2010年

10 刘润锁;贫困山城换新貌[N];中国信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元U,

本文编号:1486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486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