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清代民间演剧史料考略——以戏曲碑刻为主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 豫西北 清代 民间演剧 史料辑考 出处:《戏剧文学》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豫西北古为覃怀之地,此地历史悠久。现广大乡村存现着大量碑刻,其中以清代为多,民间演剧活动亦多见诸于其中,内容涉及戏楼或舞楼创建或重修、祭祀演剧语境及神庙民俗文化生态等多方面,颇具地方特色,是了解和研究此域清代民间演剧活动及演剧民俗的珍贵文献资料。
[Abstract]:Northwest Henan ancient Qin Huai land, this place has a long history. Now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inscriptions in the rural areas, including the Qing Dynasty for more, folk drama activities are also seen in them, the content involves the creation 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opera building or dance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sacrificial drama and temple folk culture and ecology, which are valuable documents for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the folk drama activities and folk customs of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基金】: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豫西北民间濒危剧种田野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GH—45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7.42;I207.3
【正文快照】: 豫西北乃古覃怀之地,此域明谓怀庆府,清循明谓领八县①。此域民间演剧活动鲜载于地方史志和地方文史资料,无法窥其貌,然此域广大乡村遗存了大量清代碑刻,内容涉及地域民俗、经济等诸多方面,民间演剧亦多见诸于其中,对于研究此域清代民间演剧活动及演剧民俗颇有价值。依笔者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军;;清代广西词人群体简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王芹芹;马静;;从《红楼梦》中的插花描述看清代贵族生活[J];沧桑;2008年04期
3 何海燕;袁文举;;清代评点类说《诗》文献论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王礼培;;论清代诗派(续第十期)[J];船山学刊;1936年01期
5 王英志;简论性灵派诗歌的风雅之怀[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武润婷;清代问题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级形态[J];中州学刊;2000年04期
7 赵明;清代苏州竹枝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敬晓庆;清代边塞诗的时代特征及其个案论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程显;历史沧桑 兴废由人——读魏燮均《金州杂感十二首》[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俞艳庭;;清儒三家《诗》辑佚成就述略[J];唐都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玉麒;;李白《贞义女碑》考辨[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2 周长楫;;清水祖师民间传说的特点与作用[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蒋志;丁稚鸿;;《李白与青城山》一文质疑[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4 韩理洲;;新建“隋唐文化研究基础资料库”的学术价值[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芷清 陈澎;湘发现沈从文手迹碑刻[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闻艺;《绝版的周庄》碑刻在周庄落成[N];文艺报;2006年
3 郭华荣;楹联是否清代的主流文学?[N];文学报;2000年
4 李杰虎;顾春——清代一位文采卓著的满族女词人[N];粮油市场报;2000年
5 郭华荣;楹联文学能否入史?[N];文学报;2001年
6 冯其庸;《红楼梦》的文本阅读[N];文汇报;2002年
7 刘思龙;潇湘话“三绝”[N];中国特产报;2001年
8 ;“细民所嗜,,在《三国》《水浒》”[N];北京日报;2002年
9 王平;清代小说的禁毁与传播[N];光明日报;2002年
10 一冬;《千古绝恋》书写悲壮历史[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车振华;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雪根;清代吴江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胡瑜;清代常州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传明;清代山东古典戏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鹏;清代山左词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8 高磊;清代宋诗选本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孙兴义;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晓玲;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龚鼎孳诗词论稿[D];河南大学;2007年
2 李冰馨;清代女作家顾太清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冷银花;清代“世说体”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肖妍;《名媛诗话》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陈悦;陶澍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朱曙辉;清代浙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殷奎英;清代山东诗文集作者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梁娟;明清文人书信体文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潘霞;清代子弟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钟雪梅;清代《红楼梦》批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48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