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东渐中的建盏与“天目”的由来及承传
本文关键词: 建盏 天目 承传 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宋代茶文化东传日本,以福建建窑生产的"建盏"为代表的茶盏亦流入日本,并被日本冠以"天目"之名,继而"天目"演变为日本对"茶碗"之总称。我国宋代的"建盏"与"天目"有着深厚的渊源,"曜变天目"等建盏被日本奉为"国宝",在日本也得到很好地承传。文章试图通过考证相关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厘清"建盏"与"天目"之关系。
[Abstract]:Since the tea culture spread eastward to Japan in Song Dynasty, tea capes, represented by Jianyao produced in Fujian Province, have also been introduced into Japan, and are called "Tianmu" by Japan. Then "Tianmu" evolved into a general term for "tea bowl" in Japan. There was a deep origin between "Jian Zhang" and "Tianmu" in Song Dynasty in China. "Yao changed to Tianmu" was regarded as "national treasure" by Japan, which was also well inherited in Japan.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verify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by textual research,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 lamp" and "the eye of heaven".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K86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蔚文;“唐物天目”茶盏在日本的传播[J];农业考古;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栋方志功的版画世界[J];大家;2011年10期
2 张红;;小议中国传统仕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异同[J];电影文学;2009年04期
3 刘太雷;;何香凝与“岭南画派”关系辨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04期
4 孙锐;郑蕾;;浅谈何香凝的绘画艺术与日本绘画的渊源[J];国画家;2014年06期
5 乔春梅;;我国传统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异同[J];美术大观;2011年09期
6 卢蓉;;清代文人画与日本文人画之比较[J];美术大观;2012年09期
7 赵尚文;;论中国古代绘画与法国印象派绘画的渊源[J];考试周刊;2013年12期
8 卢蓉;;从池大雅的绘画作品看日本文人画[J];芒种;2013年08期
9 林晓照;;清末国粹思潮与“美术”之兴起[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年03期
10 李晓璇;;浅谈日本浮世绘艺术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黄戈;踪迹大化·其命唯新[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张繁文;高剑父绘画艺术及其“折衷”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黄忠杰;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柯萍;关于造型基础教育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王毅霖;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丹;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的审美意蕴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静;在东与西之间[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玲;精工艳雅和含蓄媚俗[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王丹;岭南画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茂锦;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晨俊;无象法常—从牧溪绘画中寻得的创作感悟[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刘盛楠;浮世绘审美特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薇;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历史流变与演变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雪媛;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新探[D];青岛大学;2005年
10 史宏云;传统与现代视角下的中日工笔花鸟画[D];山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周学林,阮美玲;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J];中国陶瓷;1983年01期
2 曾凡;;“建盏”的新发现[J];文物;1990年10期
3 周亚东;;宋代建盏“指沟”辨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4 刘水清;;建盏: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5 李达;;建盏鉴赏[J];收藏家;2007年04期
6 陈显求,黄瑞福,周学林,孙建兴,栗金旺;大型御用建盏[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李达;;建盏揭秘 铁系结晶釉斑纹的形神之变[J];收藏家;2008年08期
8 金银珍;;“建盏”辨析[J];农业考古;2013年05期
9 刘水清;曹阳;;现代性视角下的建盏符号再运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罗移峰;;浅论宋代建盏与茶文化之关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国军 林志龙 李怡;“建盏”,,贵族光环陨落了[N];福建日报;2001年
2 詹国兵;闽北建盏绝技再现江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裴礼辉 胡江楠 王柳珍;建盏:在继承中蜕变[N];闽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谢海潮 通讯员 王柳珍;仿古建盏回归,能否顺风顺水?[N];福建日报;2013年
5 姚婧 赵永光 本报记者 江东;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N];中国质量报;2014年
6 李孔锐 欧华伶;斗茶与建盏[N];中国商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龚小妹;建盏:民窑收藏不在于投资[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8 吴永铮;学者在宋代建盏中发现罕见的epsilon—Fe_(2)O_(3)[N];中国文物报;2014年
9 毛晓沪;陶艺是泥土加火的艺术[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吴柳滔 刘辉;南平茶产业链寻找突破[N];福建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洁;建盏文化与武夷旅游纪念品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2 万晓惠;北宋“斗茶”对建盏设计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507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0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