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画像石榻考辨
本文关键词: 北魏 石榻 孝子画像 图像程序 东园秘器 出处:《考古与文物》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就2004年美国纽约"Ritual objects and Early Buddhist Art"展览所见画像石榻的形制规范、画像内容、图像程序、制作年代及葬具主属作了初步研究。无论形制规范,还是图像题材,抑或艺术风格,纽约石榻均具明显北魏遗风,为北魏画像石葬具典型作品,而且是北魏画像石葬具制作盛期——宣武至孝明年间(500~528年)"东园"遗物,其规格极高,应为北魏后期魏廷诏赐"东园秘器"中之金饰葬具遗存。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ormative norms, portrait contents, image procedures, production age and the main family of burial utensils in the exhibition of "Ritual objects and Early Buddhist Art" in New York, USA, in 2004. Whether it is the form norm, the image subject matter or the artistic style, The New York stone bed has the obvious style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it is a typical work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stone burial tools, and it is also the "East Garden" relic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which is a period of flourishing from Xuanwu to filial piety and Ming Dynasty, and its specifications are extremely high. Should be Wei Tingzhao in the late Northern Wei Dynasty, "East Garden Secret" in the remains of gold ornaments.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邹清泉;;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3期
2 邹清泉;;图像重组与主题再造——“宁懋”石室再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2期
3 崔新社,潘杰夫;襄阳贾家冲画像砖墓[J];江汉考古;1986年01期
4 李聚宝;方孝廉;钱国祥;段鹏琦;;北魏宣武帝景陵发掘报告[J];考古;1994年09期
5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J];文物;1972年03期
6 宫大中;;试论洛阳关林陈列的几件北魏陵墓石刻艺术[J];文物;1982年03期
7 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J];文物;2001年01期
8 邹清泉;;“子贵母死”与北魏中晚期孝风骤盛及孝子图的刻画[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汉卿;;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詹绪左;俞晓红;;《王昭君变文》校注商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阚绪良;敦煌变文中的“亦(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阚绪良;《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任荣;;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学和文学上的考辩——与冯其庸先生商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蔡定益;肖绚;;景德镇瓷业崛起的茶文化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9 俞晓红;詹绪左;;《降魔变文》校注商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梁宇;;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大中;;试论洛阳汉晋墓碑和墓志[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2 王强;;从汉画看汉代农业技术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贡献[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杜少虎;;线描涂绘融合:汉墓壁画图式风格探察[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修红;史胜翠;;汉代民间艺术赞助问题思考——以鲁西南汉画艺术为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立光;;汉画像中的儒家思想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明丽;;有意味的组合——试析汉画中舞乐百戏图像的娱神功能[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卜友常;;汉代画像石墓起源新考[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中的羽人与汉代的成仙思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峰;曾宪波;;试析汉画像中的宗布神[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成忠;敦煌变文的审美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影;敦煌文献《茶酒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卓;常家庄园建筑石构件装饰艺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岩;汉画“孔子见老子”的资源和制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贵良;莫高窟220窟《帝王图》“貂尾”大臣非中书信令、亦非右散骑常侍[J];敦煌学辑刊;2001年01期
2 高伟,高海燕;汉代漆面罩探源[J];东南文化;1997年04期
3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J];文物;1972年03期
4 黄明兰;;洛阳北魏景陵位置的确定和静陵位置的推测[J];文物;1978年07期
5 宫大中;;试论洛阳关林陈列的几件北魏陵墓石刻艺术[J];文物;1982年03期
6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01期
7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02期
8 郭建邦;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J];中原文物;1980年02期
9 赵超;试谈北魏墓志的等级制度[J];中原文物;2002年01期
10 徐伯勇;荥阳郑氏家族散论[J];中原文物;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志卿;;唐代东园秘器[J];文物世界;2010年03期
2 邹清泉;;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3期
3 谢宝富;;北朝诏赠赙物研究[J];北大史学;1998年00期
4 张鹤泉;;西晋丧葬赏赐考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5 赵兰香;;墓志“礼”考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佳博;北魏国家丧葬赏赐考略[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7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4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