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4年
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张欣
【摘要】:文化遗址是历史上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以及对于自然改造利用的情况。文化遗址作为我国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遗址资源的不断认识,遗址资源本身所赋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价值不断被发掘并且日益凸显,文化遗址旅游也受到世人前所未有的关注,引发旅游市场不断庞大。但是,文化遗址类资源由于自身可感知性差、可体验性差,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对这类资源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还有没形成系统的开发理论和开发思路模式。有鉴于此,本文以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的开发为研究主题,根据文化遗址资源自身属性和游客需求,提出遗址旅游产品开发的方法手段和最佳模式。以期对未来我国遗址旅游产品的科学、合理开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论文分四个主要的部分来阐述内容: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旨在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而又清晰的背景。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文章研究对象做具体分析。首先对文章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界定文章的研究范围并奠定文章理论依据。然后根据文化遗址资源自身特点对文化遗址资源进行系统分类,提出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探讨了国内外不同类型文化遗址——意大利庞贝遗址、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四川金沙遗址、西安曲江遗址这四种遗址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并提取其可借鉴之处。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利用上述构建的这种理论基础与方法,基于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认为可以根据文化遗址自身特点、空间环境、游客需求等因素提出开放式博物馆、文化遗址公园、文化遗址产业园区、历史文化村(镇)这四类较为成熟的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设想。试图为全国遗址旅游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文章最后进行全文的总结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群;;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分异探讨——汉长安城案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3 李亚,马小青;对邯郸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状况的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年02期
5 朱海霞;权东计;;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建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6 阿敏;;试析大遗址保护中的修复与开发——基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个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4期
7 赵荣;;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考古与文物;2009年02期
8 白海峰;;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9 郑育林;;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杨海娟,周德翼;西安汉城遗址保护区内发展都市农业的设想[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林莉;试析我国旅游发展趋势和旅游教育[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章尚正;余佳;;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杨英,张家红;物理模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7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8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9 陈苹苹;;合肥旅游圈构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潘立新;林玉标;李养兵;苏静;;滁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锦河;王群;朱棣;姜坤;;循环经济与大别山生态旅游开发[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秦正;王占歧;马旭东;;基于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3 秦正;程双喜;郭四辈;吴梅;;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秦正;郭四辈;程双喜;张艺露;;基于AHP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以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5 龚妮;;背包族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海弘;;旅游学的学科发展之初探——混沌学的视角[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李和平;薛威;;历史街区的商业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明晋;苗志坚;;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文化生态性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速;;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合作与发展探讨[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仕龙;;生态旅游与南漳生态旅游发展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旅游规划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怀採;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文杰;旅游干扰驱动下草原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叶曼;安徽省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与态势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汉政;我国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苏成;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展斌;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张祖群;;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分异探讨——汉长安城案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吴晓丛;王保平;李库;;全新的地下遗址博物馆——西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2期
4 阮仪三,严国泰;历史名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5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6 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7 陈文敏;保护与发展——以云南省为例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动态保护[J];城市开发;2003年01期
8 喻学才;遗址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10 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从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 张祖群 赵荣;[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同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N];中国文物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欣;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樊海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D];西北大学;2006年
3 崔明;江苏省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郢;“贵州龙”的故乡——兴义古生物与古人类文化遗址[J];当代贵州;2005年10期
2 霍修顺;;青海古代文化遗址时空分布特征[J];人文地理;1992年04期
3 余忠平;南郑龙岗寺文化遗址简介[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麻红英;苏玉刚;苏彩红;;给历史留下完整的印记(上篇) 2007-2008年“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J];科学生活;2007年08期
5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1期
6 沈岳方;增强文化软实力[J];群众;2005年07期
7 刘国宁;;浅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2期
8 陈子达;;浙江艺术史图录 跨湖桥文化遗址[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忠忱;;吉林省蛟河市苏尔哈古人类文化遗址调查[J];博物馆研究;2009年01期
10 李友志;;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J];中国财政;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火补舍日;;凉山尚存多处南诏文化遗址[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毓瑗;;海西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3 宋大川;;北京地下文化遗产保护浅见[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4 林光纪;;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的海洋社会学考察[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谢寿球;;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广西古文化沉积层的分布规律[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照南;;论武夷文化的两座高峰[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学会组织专家学者联合签名[A];《圆明园》学刊第六期[C];2008年
8 宋大川;;北京地下文化遗产保护浅见[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9 杜献宁;;以河北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的对策措施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10 吕何生;;安阳洹漳文化体系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霍晓丽;[N];河北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通讯员 扬帆;[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戴建明;[N];三明日报;2008年
4 记者 肖洁 实习生 王得兰;[N];兰州日报;2009年
5 程里 程国强;[N];黄石日报;2010年
6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N];深圳商报;2011年
8 建军 丽妍;[N];承德日报;2011年
9 辽闻;[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记者 高剑艾 通讯员 王瑶;[N];山西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齐齐哈尔主要历史文化遗址探析[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2 兰志丹;国际法视角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王琪越;纳吐夫文化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张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夏慧君;基于GIS的历史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超芬;江陵、长沙两地东周楚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金光;大兴安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婷荣;青岛传统渔村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孙治刚;磨沟式陶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颖;陕西瓦当纹饰艺术的构成解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遗址类资源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