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和金相研究
本文选题:吴国 切入点:青铜容器 出处:《江汉考古》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34件吴国青铜容器样品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器物均为铸造成型,材质多为铅锡青铜,含砷的青铜也有一定数量。铅含量普遍偏高和含砷青铜的存在是吴国青铜容器的两大合金特点。这一工作为了解两周时期吴地的青铜铸造业,尤其是容器的合金技术,提供了新的数据。同时也为了解吴地与中原及其它地域在青铜技术方面等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新的资料。
[Abstract]:The metallographic observation and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34 samples of Wuguo bronze containers were carried out.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objects were cast and formed, and the materials were mostly lead-tin bronze. The high content of lead and the existence of arsenic bronze are the two major allo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onze vessels of Wu State. This work is to understand the bronze casting industry in Wuji during the two-week period, especially the alloy technology of the containers. It also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bronze technology between Wu and Central Plains and other reg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分类号】:TG146.11;K87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商志(香覃);;苏南地区青铜器合金成分的特色及相关问题[J];文物;199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良高;;吴文化考古主要成果及其评议[J];三代考古;2011年00期
2 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万俐;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成形技术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4期
3 贾莹;苏荣誉;;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学考察与研究[J];文物科技研究;2004年00期
4 杨华;对川西地区早期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问题的研究及其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莹;苏荣誉;;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学考察与研究[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易德生;商周青铜矿料开发及其与商周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宏群 ,林元祖;铜锑合金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01期
2 计思崇;;中强抗蚀可焊7003合金成分的选择[J];轻金属;1990年12期
3 赵永庆,刘炳南;合金成分对Ti 811合金棒材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3期
4 张长桥,吴佑实,杨连喜,方梅仙,范崇政;青铜合金成分与腐蚀关系的探讨[J];科学通报;1997年07期
5 王清;查钱锋;李群;王英敏;羌建兵;董闯;;多组元合金成分设计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童潮山,邵卫东,庄伟;高温燃气导管用合金成分研究[J];上海金属;1997年06期
7 蒙肇斌,王延庆,尹法杰,乔雪璎,张旭瑶;ЭИ868合金成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04年01期
8 朱兆军,王宏伟,曾松岩;Al-Mg-Zn合金成分的正交优化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02期
9 杜明焕;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获新进展[J];钛工业进展;1994年05期
10 张长桥,吴佑实,方梅仙,冷霞,吕伟,范崇政;青铜合金成分与合金的阳极行为[J];材料工程;199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培文;胡学让;袁俊;;氧化导致的Fe-Pt薄膜合金成分偏离的分析方法[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彭素云;;含Si6.5%Si钢塑性改善途径[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晶维;高强度镁合金材料问世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制造镍-铁合金薄箔的设备及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仁涛;基于“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的β-Ti固体合金成分设计其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恩雪;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低弹β(Ti,,Zr)-(Mo,Sn)-Nb合金成分设计及性能测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阎光宗;镍基合金相成分、相含量及γ’相亚点阵成分预测[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1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5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