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表面墨迹的保护作用
本文选题:石质文物 切入点:墨迹 出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在许多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尤其是石刻文字表面,因历代文人墨客的拓片留下了大量墨迹。这些墨迹是否对文物本体岩石有害?一直是保护工作者希望了解的问题之一。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实验研究。通过对各地保存较完好的石刻表面的观察,可以发现石刻表面残留的墨迹具有某种保护作用;对模拟样块的SO2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岩石表面的墨迹具有一定的阻止空气中腐蚀性气体侵蚀岩石的作用;盐迁移破坏实验也发现墨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减小可溶盐结晶破坏岩石的作用。吸水率实验和电镜观察等结果显示,墨迹缓解岩石风化的机理主要是墨迹对岩石微裂隙具有填充和加固作用,使岩石的吸水系数降低,部分阻挡了可溶盐的入侵和聚集结晶。
[Abstract]:On the surface of many immovable graphitic relics, especially on the surface of stone inscriptions, the rubbings of the literati have left a lot of ink marks. Are these ink marks harmful to the rock of the relic body? I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problems that conservationists want to know. For this reason,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residual ink on the lithographic surface has some protective effect, and the SO2 corrosion test results of the simulated sample show that the ink on the rock surface can prevent the corrosive gas from eroding the rock in the air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results of salt migration and destruction experiments also show that ink ink can reduce the destruction of rock by crystallization of soluble salt to some extent, and the results of water absorption test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show that, The mechanism of ink to mitigate rock weathering is that ink has the function of filling and strengthening microcracks of rock, which reduces the wate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rock, and partly blocks the invasion and aggregation of soluble sal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化学系;浙江大学文博系;山西博物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2012CB7209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09BAK53B05)
【分类号】:K87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宝燕;张爱国;朱丽君;;云冈石窟水害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水;2008年03期
2 张秉坚,铁景沪,刘嘉玮;古建筑与石质文物的清洗技术[J];清洗世界;2004年05期
3 潘昌初;张秉坚;杨富巍;;鸟粪层磷灰石矿化过程模拟及新型膜保护材料的制备研究[J];化学学报;2009年22期
4 黄继忠,张俊芳;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影响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1期
5 张秉坚;铁景沪;刘婷;潘昌初;王旭东;李最雄;;化学保护的副作用及其对策的探索性研究:(Ⅰ)多层化学保护[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01期
6 石美风;陈刚;张秉坚;;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化学清洗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1期
7 苑静虎,丰晓军;云冈石窟风化研究[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8 马在平,黄继忠,张洪;云冈石窟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化学风化及相关文物病害研究[J];中国岩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履谦;杨海峰;王逢睿;宋申华;;云冈石窟砂岩微观风化特征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S2期
2 卢玉和;孟田华;杨成全;石云龙;;应用太赫兹技术对云冈石窟不同岩石样品的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3 葛云健;张忍顺;杨桂山;;丝绸之路中国段佛教石窟差异性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4 杨雅媚;曹军骥;李库;沈振兴;胡塔峰;张婷;;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土壤、大气及风化壳的理化特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9年02期
5 董俊刚;曹军骥;闫增峰;刘随心;朱崇抒;胡塔峰;李华;王亮;;国庆黄金周期间兵马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有机碳与元素碳特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9年02期
6 雷宏刚;李铁英;魏剑伟;;典型古建筑保护中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S2期
7 刘月成;王尚芝;石云龙;武杰佳;;云冈石窟岩缝结晶物中钙离子的测定[J];光谱实验室;2011年03期
8 万力;曹文炳;王旭升;黄继忠;许飞;;云冈石窟水汽转化特征的初步研究[J];工程勘察;2012年11期
9 王旭升;万力;彭涛;董佩;钱静;;云冈石窟入渗水的形成和运移[J];工程勘察;2012年11期
10 严绍军;谭松娥;刘俊红;赵玉波;;酸对云冈石窟砂岩的劣化作用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雷宏刚;李铁英;魏剑伟;;典型古建筑保护中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2 胡塔峰;曹军骥;董俊刚;沈振兴;Shun-Cheng Lee;Judith C.Chow;John G.Watson;李旭祥;容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含硫颗粒物的SEM-EDX研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秉坚;尹海燕;沈忠;卢唤明;;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形成机理和化学仿制——一种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容波;李华;胡塔峰;董俊刚;;秦俑馆室内降尘的扫描电镜分析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楠;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成帅;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D];天津大学;2011年
4 宗静婷;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保护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强;基于生物矿化的石质文物仿生保护[D];浙江大学;2007年
7 辛同升;鲁中地区近代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孟田华;云冈石窟风化的综合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薇薇;环境中臭氧的被动采样—仪器分析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柴利杰;云冈石窟水分来源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石美风;云冈石窟石雕表面黑垢的作用及其清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秋萍;古桥结构体系及石拱桥的分析、监测评估与保护[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芳琴;材料表征技术在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田仕鹏;石质文物用无机—有机疏水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孙敏;SiO_2基石质文物加固保护用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靖;城市建设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唐家俊;单跨石拱桥的加固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冯楠;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桂香;;世纪维修[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1期
2 王随继;大同盆地中侏罗世河流沉积体系及古河型演化[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3 杨俊杰,黄思静,张文正,黄月明,刘桂霞,肖林萍;表生和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不同组成碳酸盐岩溶蚀成岩过程的实验模拟[J];沉积学报;1995年04期
4 陈思龙;尹华川;;重庆大气酸沉降与钢材腐蚀[J];重庆环境科学;1993年02期
5 苑静虎;云冈石窟风化因素之探讨[J];敦煌研究;1989年03期
6 李最雄;丝绸之路石窟的岩石特征及加固[J];敦煌研究;2002年04期
7 李黎,谷本亲伯;龙游石窟地质环境及病害的初步调查[J];敦煌研究;2002年04期
8 黄继忠;云冈石窟地质特征研究[J];东南文化;2003年05期
9 阮章魁;姚洪峰;;建筑构件表面黑色油烟渍的清洗技术[J];古建园林技术;2008年01期
10 李海,石云龙,黄继忠;大气污染对云冈石窟的风化侵蚀及防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秉坚,尹海燕,铁景沪;石质文物表面防护中的问题和新材料[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年02期
2 姜进展 ,石志敏 ,李德山;石质文物的化学保护[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3期
3 孟振庭,王君龙;利用偏振薄膜对露天石质文物进行保护[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孙敏,徐建清;从国山碑的开发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与管理[J];东南文化;2001年07期
5 汤斌;风化石质文物翻模问题探讨[J];四川文物;2001年01期
6 张秉坚,周环,贺筱蓉;石质文物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02期
7 黄槐武;论广西石质文物的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8 李雁;浅谈湖北省三峡库区石质文物的保护[J];中国三峡建设;2002年05期
9 王丽琴,党高潮,梁国正;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4期
10 张志国,彭华,马寅生,白嘉启,马秀敏;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在现代出土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毅;李宏松;;三峡水库红层库段地面石质文物环境地质病害分析[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2 周骏一;;我国西南地区“红层”石质文物的保护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长忠;;材料与技术的创新——谈石质文物保护[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4 柳振安;石志敏;倪斌;韩冬梅;郭广生;;有机硅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时伟;朱一青;韦庆林;;故宫室外石质文物保护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黄学文;;金属器物及石质文物复制中的保护工作[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7 宋长忠;;不断恶化的保存环境——试论新时期石质文物的保护[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李最雄;王旭东;;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土质、石质文物加固保护[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张可;詹长法;;桑诺克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10 张秉坚;尹海燕;沈忠;卢唤明;;草酸钙生物矿化膜的形成机理和化学仿制——一种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屈建军;纳米技术阻止石质文物风化[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记者 鹏 玉;山庄及周围寺庙石质文物保护刻不容缓[N];承德日报;2005年
3 连云港市博物馆 朱伟;断裂石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刘洁;承德开展石质文物保护工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记者 郭桂香;中意专家研讨石质文物的保护与监控[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文犀;石质文物保护联合试验基地落户中关村科技园[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张国勇;石质文物清洗效果评估[N];中国文物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莉;阻挡石质文物消失的脚步[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郭桂香;《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6个课题接受中期检查[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记者 郭桂香;“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6课题通过专家验收[N];中国文物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强;基于生物矿化的石质文物仿生保护[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孟田华;云冈石窟风化的综合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正柱;纳米改性石质文物封护材料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刘佳;高寒地区濒危露天石质文物保护的探索[D];西北大学;2010年
3 冯楠;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万勇波;石质文物防风化有机材料的筛选复合和纳米掺杂[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仁植;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化学清洗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亦超;石质文物表面微生物原貌灭杀和处理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赵强;石质文物氟硅类封护材料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李树坤;基于多时相点云的贴金石质文物病害检测[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9 雷涛;石质文物保护材料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邵高峰;环保型石质文物防风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7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