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考古 2009 年第 1 期
o 新发现 # 新进展
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王建新 席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早期游牧文化 聚落考古 X io ng nu 西汉
琳
匈奴 set tlem ent ar chaeolog y
KEY WORDS: e
aster n T ia nshan M ounta in reg io n W est er n H an per io d
ear ly noma dic culture
ABSTRACT: O ne of the basic cha ract erist ics of the no madic nor thla nd is that se ttlement life w as a subo r dinate concom it ant o f the main nom adic life st yle. T he refo re settlement sit es ex ist comm onl y in that r eg io n. T hr ou g h ex tensive sur vey and smal- sca le ex cav ation in the bro ad stepp es of no rt hw est G ansu and l no rt hern X in j ia ng in 2000 to 2007, ar chaeolog ists hav e re vealed on t he w hole the dist ribut ion law o f the a ncient nom adic cultur e. s set tlements in the stepp es o f N or thw est China. It has been know n that t hese sett lem ents usually left ov er dwellin g v est ig es, t ombs, ro ck p aint in g s and som e ot her basic eleme nt s of sett lem ents in the ancient no madic cult ure. A com p r ehensive study p ro vides p relim inar y know ledg e on t he cultural featur es o f a nd int err elation bet we en t he t wo t ypes o f ear ly no madic cultural rem ains that w er e distr ibuted in t he east er n T ianshan M ountain reg io n.
一
古代游牧民族有无/ 常处0之所?古代游 牧文化是否会留下聚落遗址? 这在我国史学 界和考古学界长期以来并无明确的认识。 由于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早期游牧民 族几乎没有留下记载本民族历史的文献, 正 像欧洲学者研究古代游牧民族主要依据古 代希腊、 罗马、 波斯等国的文献一样, 我们对 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研究也 只能主要依据汉文文献。 然而古代文献的作 者大多生活在农业区域, 缺乏对游牧生活的 亲身体验导致他们对游牧民族生活的记述 有一定的片面性。 同样对游牧生活缺乏深入 了解的不少后代学者又进而片面地理解和 解释古代文献的记述。如司马迁在5史记 #
匈奴列传6中认为: / 匈奴 , ,随畜牧而转移 , ,逐水草迁徙, 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0 ;
[1 ]
杜佑在 5通典 # 边防典6 中的说法是: / 随水 草居止 ,,草尽即移, 居无定所0 [ 2] 。 这些古 代权威史家的记述, 影响至深, 以至于直到 现代的许多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会受到这 类记述的左右。 因此,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学 者们都认为古代游牧民族没有固定居所, 很 难留下居住遗迹, 也就很难找到他们的居住 遗址, 这似乎成为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倾向性 认识。 这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考古工作的实 践, 导致目前为止对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 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内容主要是墓葬资料, 而几乎没有聚落方面的研究, 与以黄河流域 和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区域有大量聚落 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形成了鲜明对照。
作者: 王建新、 席琳, 西安市, 71006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 28( 总 28) # 考 古
虽然 3000 年来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气 候环境随全球气候的变化发生过一些波动, 但由北方地区的高纬度和其中许多区域的 高海拔等基本环境要素决定, 这一区域冬季 漫长、 严寒的气候特征几千年来并无大的变 化。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 牧民们在冰 天雪地的冬季去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是不可能的, 必须寻找避风、 向阳、 水草丰美 的地方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以渡过寒 冬。因此, 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 冬季营地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一些外国学 者已注意到了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存在 。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游牧中有定居应该 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基本 生活方式。 牧民的冬季营地并不仅仅是在冬季使 用。当夏季来临, 牧民们到草原上去游牧的 时候, 不能适应颠沛流离生活的老弱病残妇 孺并不一定跟随青壮年去放牧, 而往往留守 在冬季营地。因此, 冬季营地实际上一年四 季都在使用。 怀孕的妇女一般都应留守在冬 季营地, 所以牧民也大多出生在冬季营地。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 冬季营地才是他们真正 的老家。有相对稳定的居住场所, 就会留下 居住遗迹。因此,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 牧文化聚落遗址是普遍存在的。 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到哪里去寻 找? 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们 很容易认为, 应该在草原上去寻找古代游牧 文化的聚落遗址。 但是, 应该注意的是, 牧民 们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主要是在夏季。 在不 断迁徙游牧的过程中, 一个居住点的停留时 间很短, 所采用的居住形式又是毡房、 帐篷, 很难留下大量的堆积和明显的遗迹。 再加上 空旷的草原易受风蚀, 即使有一些堆积也会 消失。 因此, 除了少量的特殊遗迹外, 在草原 上很难找到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到了冬 季, 牧民们必须寻找避风、 向阳、 有水、 有草 的地方过冬, 只有山脉和山丘才能提供这样
第 1 期
[ 3]
的环境条件。因此, 古代游牧民族的冬季营 地 一般 分布 在山脉 和山 丘的 南侧 或东 南 侧。 由于地形地貌和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 限制, 大多数冬季营地只能满足少量牧民和 牲畜的生存需要。因此, 以游牧家族为单位 的小型冬季营地是大量存在的。从 2000 年 开始, 我们在甘肃西北部到新疆东北部的东 天山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已经调查发现 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有 200 多处, 其中 大部分是小型聚落遗址。 这些聚落遗址大都 分布在山脉和山丘的南侧或东南侧, 并且往 往与现代牧民的冬季营地在位置上重合, 这 已成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 遗址分布的规律之一。 游牧民族对冬季营地的选择古今一理, 加上具备这样条件的地点又是有限的, 因此 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与现代游牧民族 的冬季营地位置重合的几率非常高。 这一分 布规律还表明, 与现代牧民冬季营地位置基 本重合的古代遗址应该就是古代游牧民族 的遗存。 在冬季, 无论是普通的牧民家庭还是贵 族和统治者, 都必须定居。 因此, 在山脉和山 丘南侧或东南侧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冬季 聚落遗址既有大量的小型遗址, 也有少量的 大中型遗址。同一时期、 同一文化的小型遗 址和大中型遗址, 在分布的地域上往往存在 密切联系。 到了夏季, 游牧民族中普通的牧民家庭 在草原上过起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没 有定居的场所, 因此在夏季牧场很难发现古 代游牧文化的小型遗址。 大中型遗址则与小 型遗址不同, 它们不但有冬季营地, 而且在 夏季牧场附近也有分布。 这是因为古代游牧 民族的氏族贵族、部落首领和更高的统治 者, 为了统治方便并从安全角度考虑, 必须 随着大多数牧民的迁徙而迁徙。 他们夏季会 和大多数牧民一起迁徙到夏季牧场, 但不一
# 29(总 29) #
定要和普通牧民们一起到草原上去放牧, 而 是在夏季牧场的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作为 定居场所, 建立夏季的各级统治中心。 因此, 古代游牧民族的大中型聚落遗址往往有冬 夏之分。 即使是作为古代游牧民族最高统治 中心的王庭, 也会有冬庭和夏庭之分。 作为夏季营地的古代游牧文化大中型 聚落的位置, 往往会选在夏季牧场附近的山 脉北坡居高临下、 地势开阔、 水源丰富、 交通 方便的场所。这样既方便居住生活, 也便于 随时观察草原上牧民们放牧的情况, 及时发 现突发事件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也可以体 现出统治者们高高在上的权势。
落遗址, 普遍分布有用石块围砌的居住遗 迹, 居址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 也有圆形 的 [ 7] 。 由于生活在东天山地区的古今游牧民 族一直普遍使用石块砌筑居住场所、 墓葬以 及畜圈、 草库伦等, 对这些居住遗迹过去一 直存在不同的认识, 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墓 葬, 还有不少研究者没有把它们作为古代遗 迹来认识。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在一些石围居 住遗迹内往往散落有少量的陶片等古代遗 物。此外, 2006~ 2007 年, 我们在巴里坤县 东黑沟 ( 又称石人子沟) 遗址发掘了 4 座石 围居住遗迹, 发现了古代人类的遗存, 包括 柱洞、 火塘、 灰坑等遗迹和陶器、 石器、 骨器、 铜器、铁器等遗物 , 表明这些遗迹应该是 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遗存。 根据目前已获得 的考古资料, 还很难最终确认这些居住遗迹 的上部结构是木构建筑还是帐篷。 因为无论 是木构建筑还是帐篷都属有机质的材料, 现 在都已不复存在。 但从已发掘的石围居址内 承重柱的柱洞较细、 较少且分布较稀疏的状 况看, 这些居住遗迹的上部结构为重量较轻 的帐篷的可能性较大。 已发现的居住遗迹的形式虽然变化不 大, 但仍可成为区分和确认古代游牧民族考 古学文化的依据之一。平面形状有方有圆, 表明它们应属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的遗存。 在我国现代游牧民族中, 蒙古族、 哈萨克族 的毡房平面都呈圆形, 而藏族的帐篷平面呈 方形和长方形。因此, 不同形式的居住遗迹 也应与不同的游牧民族有关。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的墓葬形式 多样。 从平面形状看, 有圆形的, 也有方形和 长方形的; 从封堆来看, 有的没有封堆, 有的 是石封堆, 有的是土封堆, 还有土石混合封 堆; 封堆有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从墓葬周围 的地表设施看, 有的没有石围, 有的是圆形 石围, 有的是方形石围, 有的是胡须状的, 有 的是放射状的, 还有墓前立石人、 设祭坛的
考 古
[8 ]
二
在东天山地区, 天山山脉南侧和东南侧 的今新疆哈密市 [4]和甘肃西北部马鬃山区 [5] 一带, 分布有大量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冬季聚 落遗址, 其中既有大量的小型聚落遗址, 也 有少量的大中型聚落遗址。 东天山北麓从伊 吾到巴里坤一带的草原, 特别是草原面积较 大的巴里坤盆地, 自古以来水草丰美, 夏季 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 是游牧民族传统的夏 季大牧场。 巴里坤盆地北缘的莫钦乌拉山南 麓分布有一些作为冬季营地的小型聚落遗 址, 而在盆地南缘的东天山北坡一些水源丰 富、 地形开阔的沟口地带发现的古代游牧文 化的聚落遗址 都是大中型聚落, 小型遗址 基本不见。巴里坤和伊吾一带海拔较高, 一 般可达 2000 米左右, 冬季寒冷漫长, 最低温 度可达零下 30~ 40 e , 每年从 9 月开始直 到次年的 5 月, 都会有普遍降雪, 年平均无 霜期仅有 102 天。因此, 东天山的北坡只适 于夏季居住而不适于冬季居住, 在这里分布 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大中型聚落遗址, 应该都 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这个夏季牧场附近的夏 季的各级统治中心。 既然是居住的场所, 就应该有居住的遗 迹。 在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
# 30( 总 30) #
[6 ]
形式; 从石材来看, 有卵石垒砌、 块石垒砌、 片石垒砌、 立石环绕等不同形式。这些不同 形式的墓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埋葬习俗。 岩画也是与古代游牧文化相关的重要 遗存。在东起大小兴安岭, 西至黑海、 里海的 欧亚大陆北部草原地区, 都广泛分布有岩 画。 从内容看, 岩画多反映的是游牧生活。 我 们在调查中发现, 在岩画地点附近往往会有 游牧文化的遗址存在。 这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岩画可以成为寻找游牧文化遗址的指南。 我国目前的岩画研究者主要是艺术学 家和民族学家, 考古学家很少参与。已发表 的岩画研究论著, 主要是对岩画的内容进行 解释。对于岩画的调查和记录, 大都没有注 意到这些岩画与周边的古代居住遗迹、 墓葬 之间存在着共存关系, 更缺乏对与岩画相关 的这些居住遗迹和墓葬进行的综合研究; 同 时, 对岩画的记录还普遍存在着不准确、 不 客观的缺陷。 由于岩画基本都雕刻在自然的 岩石上, 岩画年代、 文化属性和作者的族属 等问题一直是岩画研究难以穿越的瓶颈。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同一岩石甚至同一 岩面的岩画, 并不一定是同时雕刻的。而许 多研究者往往并未对这些情况进行认真辨 认和区分, 就把同一岩面甚至同一岩石上的 岩画作为同一幅画面, 对岩画的内容进行解 释, 这难免会闹出笑话。由于岩画是与居住 遗迹、 墓葬等有共存关系的古代游牧文化遗 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学家不能放弃责 任, 必须参与对岩画的调查和研究。 首先, 对岩画的记录必须做到尽可能的 客观、 准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这样的 记录成为可能。 而记录本身就是对岩画保护 的手段之一, 因为不少岩画由于受到人为和 自然的破坏, 很快就会消失。 如何进行岩画的研究?我们在实践中不 断探索, 逐步形成了运用考古层位学和考古 类型学对岩画进行研究的方法 [ 9] 。 由于雕刻 工具、 雕刻技术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不同
第 1 期
时代、 不同文化的岩画在表现形式上也存在 着明显的差异。用石质工具雕刻的岩画, 表 现形式粗犷, 线条较粗或仅有轮廓而无线 条; 用金属工具雕刻的岩画, 表现形式细腻, 线条较细。值得注意的是, 在不少岩石上存 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岩画, 这些同一岩石上 的不同形式的岩画之间往往还存在着叠压 打破关系。基于岩画本身存在的这些特征, 将考古类型学和层位学的方法运用于岩画 研究,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 在研究实践中, 我们对岩石上不同形式 的岩画, 依据叠压打破关系、 空间位置关系、 岩画的颜色即由岩画雕刻时间的早晚所决 定的风化程度等情况, 进行了分幅记录和研 究。对岩画进行准确的分幅, 是进行岩画记 录与研究的基础。 同一幅岩画是指大致同一 时间雕刻的岩画作品, 应该具有大体相同的 表现形式、 大致相近的颜色和雕刻技法、 在 空间位置上分布比较集中、 构成有关联的画 面内容等特征。每幅岩画中的单体图像, 即 一个具体的动物、 人物或者物品形象, 是进 行岩画记录与研究的最小单位。 一个单体图 像, 可以相当于一件遗物; 一类岩画图像, 可 以相当于一类遗物; 由岩画单体图像组成的 一幅岩画, 可以相当于一个遗迹单位; 一块 岩石上的多幅岩画, 可以相当于有相对早晚 关系的多个遗迹单位。 一个岩画地点不同岩 石上的多幅岩画, 可以按岩画的表现形式进 行分组, 再依据层位关系确认各组之间的相 对年代关系。 不同表现形式的岩画应与不同时代、 不 同民族的文化有关。同样, 不同形式的墓葬 和居住遗迹也应与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的文 化相关。既然岩画与居住遗迹、 墓葬在同一 遗址中存在, 那么其中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 岩 画与 某一 类居住 遗迹 和墓 葬的 共存 关 系。我们可以首先分别对岩画、 居住遗迹和 墓葬进行相对年代的研究, 然后再逐步确认 不同形式的岩画、 居住遗迹和墓葬之间的共
# 31(总 31) #
存关系。 这种共存关系的确认只依靠一个遗 址的研究是不行的, 必须在一定区域内对多 个遗址进行研究, 经过反复验证, 才能最终 确认。 当然, 我们可以先从岩画、 居住遗迹和 墓葬的形式都相对单纯的遗址入手, 进而去 研究那些具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岩画、 居住遗迹和墓葬的文化因素复杂的遗址。 居住遗迹、 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 聚落遗址的基本要素, 我们必须坚持对这三 类遗存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 才有可能 比较全 面地 揭示 古代 游牧 民族 的文 化面 貌。 仅就岩画的年代和文化属性这一难题来 说, 只要有效地运用考古类型学和层位学的 方法, 坚持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 经过一段 时间的努力, 问题的解决是完全可能的。 居住遗迹和墓葬出土遗物的研究也是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 应当注意的是, 因为古代游牧民族与农业民 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以及生存地域环境的不 同, 决定了遗物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也应有所 不同。在农业文化分布的区域, 陶器成为考 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并成为区分和确认考 古学文化的重要依据。 这是因为陶器在农业 区域是大量使用和普遍制作的器物。 在游牧 文化分布的区域, 虽然也使用陶器, 但陶器 是易碎品, 在游牧生活中携带不便, 大量使 用是不可能的。 在牧民的生活中, 金属器、 木 器和皮具等才是大量使用的器物。同时, 在 游牧文化分布的北方草原地区, 普遍制作陶 器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区域的地形地貌 大多受到不断的风蚀, 很难形成土壤的堆 积, 因而作为陶器制作原料的黏土堆积是有 限的。 在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遗 址出土的陶器中, 有三种现象值得注意。一 是陶器发现的数量较少; 二是同一遗址所发 现的陶器种类和形式多样, 缺乏联系, 很难 进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 三是某些同样形式 的陶器, 在包括农业区域和游牧区域的广大
# 32( 总 32) #
区域中都有发现。我们认为, 这三种现象都 与游牧民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有关。第一种 现象表明游牧民族使用陶器的数量较少, 第 二种现象表明游牧民族使用的陶器来源是 多样的, 第三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游牧民族 把同一产地的陶器带到了不同的区域。 一些 研究者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些现象, 而将研究 农业文化陶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简单 地搬用到对游牧文化的研究中, 甚至仅仅根 据陶器的发现与分布, 就对草原地区考古学 文化的特征和分布范围做出结论。 这种结论 的科学性显然是令人怀疑的。 尽管如此, 陶器研究仍然是古代游牧文 化遗物研究的重要内容。 针对游牧文化陶器 使用和制作的实际情况, 除了对陶器进行考 古类型学的研究外, 陶器产地和流通过程的 研究, 应该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只有 这样, 才能真正明确陶器研究在古代游牧文 化遗存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金属武器、 工具、 马具和装饰品等在欧 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 中有普遍发现, 成为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重 要对象。 由于游牧民族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 围较大, 使游牧文化遗存中的金属器具在相 当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存在着相似性和联系 性,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 的金属器具在形式或纹饰上存在着一定程 度的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对金属器具的形式 和纹饰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例如动 物纹样的金属牌饰, 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 区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中有普遍分布。 曾经 有一些学者将这些动物纹牌饰视为古代斯 基泰文化的特征, 进而将使用这类牌饰的文 化都当作古代斯基泰文化。近年来, 通过各 国考古学家的研究, 大家发现, 不同地区、 不 同文化的动物纹牌饰, 其形式和纹饰存在着 各自不同的特征, 它们应该是不同民族的遗 存 [ 10] 。 除了遗物之外, 遗迹也是古代游牧文化
考 古
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 与以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化区域土木结构的建 筑传统不同, 沿山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 落遗址普遍流行石结构的居住遗迹和墓葬, 岩画更是雕刻在自然岩石之上。 再加上北方 草原地区普遍处于风蚀环境, 遗迹之上的后 期堆积较少, 许多遗迹在地表上就可发现。 因此, 除了对居住遗迹和墓葬进行必要的考 古发掘以了解其下部的结构、 文化属性和年 代外, 地表调查可以成为古代游牧文化遗迹 研究的主要工作方式。 对古代游牧文化遗迹的调查研究, 可以 了解不同形式的遗迹及其所代表的不同文 化的分布情况, 也可以了解同一遗址内同一 时期文化各类遗迹的分布情况。 这样的研究 不仅在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领域具有 重要的学术意义, 而且是游牧文化聚落遗址 保护研究包括遗址保护规划研究的重要依 据。 我们在东黑沟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过 程中, 尝试了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研究工作与 考古工作同步进行的工作方式, 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颜师古在为5汉书 # 武帝纪6和5汉书 # 霍去 病传6、 5汉书 # 张骞传6 作注时就已明确指 出, 并且从 5史记6、 5汉书6 本身的记载中也 可得到证明
[ 11]
。
公元前 2 世纪以前, 古代月氏人和乌孙 人的活动中心应在东天山一带, 他们的冬季 营地应在东天山以南, 夏季牧场应在东天山 以北, 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应有他们的冬季和 夏季王庭, 这也恰好符合关于他们都曾居于 / 敦煌、 祁连间0 的文献记载 。公元前 161 年前的匈奴老上单于时期, 匈奴人最终打败
[12 ]
了月氏人, 大部分月氏人即大月氏被迫西 迁, 匈奴人占领了这一区域 。从汉武帝时 期开始, 西汉王朝为了反击匈奴, 多次派军 队至东天山地区与匈奴右部作战。 文献中即 记载了如下几方面的事例。 115史记6 的 5匈奴列传6、 5卫将军骠骑 列传6、 5大宛列传6和5汉书6的5霍去病传6、 5张骞传6等文献, 都记载了汉武帝元狩二年 ( 公元前 121 年) 夏, 骠骑将军霍去病曾率军 攻打东天山地区的匈奴。 5史记 # 匈奴列传6 记: / 其 ( 元狩二年) 夏, 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 北 地二千里, 击匈奴。过居延, 攻祁连山, 得胡 首虏三万余人, 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05史 记 # 卫将军骠骑列传6还记述了武帝对这次 作战的评论: / 骠骑将军逾居延, 遂过小月 氏, 攻祁连山, 得酋涂王 , ,0说明当时匈奴 酋涂王部的王庭, 应该就在东天山一带。 5史 记 # 大宛列传6 记: / 其( 元狩二年) 明年, 骞 为卫尉, 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 围李将军, 军失亡多; 而骞后期当斩, 赎为庶 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 ( 城) 1域2数万 人, 至祁连山。其明年, 浑邪王率其民降汉, 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0 5汉书 # 张骞传6 中也有内容基本相同的记 述 。显然, 这里所说的/ 南山0才是今祁连 山, 而/ 祁连山0和/ 南山0在这段记述中同时 出现, 足以说明汉祁连山并非今祁连山。
# 33(总 33) #
[ 14] [ 13]
三
经过 8 年的野外考古工作, 我们在东天 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取 得了重大收获, 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 落遗址的分布规律, 并发现了一大批聚落遗 址。 其中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发现的早期游牧 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已有 5 处。 5 处遗址分 这 别是东天山北麓巴里坤县境内的岳公台 ) 西黑沟遗址群、东黑沟遗址和红山口遗址, 以及东天山南麓哈密市境内的乌拉台遗址 和西山遗址。 今天的东天山在汉代文献中被称为/ 祁 连山0、祁连天山0或/ 天山0。 祁连山0是音 / / 译的名称, / 天山0是意译的名称, 而/ 祁连天 山0 是音译加意译的名称, 都应该是汉代对 东天山的称谓。关于这一点, 唐代著名学者
第 1 期
# 34( 总 34) #
考
古
第 1 期
# 35(总 35) #
除了以岳公台 ) 西黑沟遗址群为代表 的文化遗存之外, 在新疆东部到甘肃西北部 还存在着另一类文化遗存。 这类文化遗存的 典型代表是巴里坤东黑沟遗址。 东黑沟遗址 位于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 西距巴 里坤县城 23 公里。2005 年 7~ 9 月, 西北大 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哈密地区 文物局和巴里坤县文管所的协助下, 对该遗 址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测绘。调查发现, 在该遗址南北长约 5 公里、 东西宽约 315 公 里、 面积约 8175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分布有 大型石筑高台 3 座、石围居住遗迹 140 座、 墓葬 1666 座、刻有岩画的岩石 2485 块, 故 确认其为一处规模较大、 内涵较丰富、 具有 代表性 的古 代游 牧文 化大 型聚 落遗 址。 2006~ 2007 年,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 研究中心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 对该 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共发掘了石筑高台 1 座、 石围居住遗迹 4 座、 墓葬 12 座 [26] 。 已获得的考古资料表明, 以东黑沟遗址 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岩画多用金属工具雕 刻, 刻画较细腻, 造型生动, 表现形式多呈动 态剪影式。 该类文化遗存的墓葬形式为有圆 形石封堆的石结构墓。 由于墓坑内葬具和填 埋大石块所形成的空间, 造成封堆的中部多 已下陷。已经发掘的中小型墓葬, 墓坑均呈 东西向长方形或椭圆形。小型墓的墓坑较 浅, 葬具多为片状石块垒砌的石棺。中型墓 的墓坑较深, 多用木葬具。中型墓的墓坑内 多有殉马, 有的墓旁还有殉牲坑。除了东黑 沟遗址之外, 已经发掘的该类遗存的遗址还 有巴里坤黑沟梁墓地 [ 27 ]。 从已获得的考古资料看, 该类遗存与以 岳公台 ) 西黑沟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的特征 明显不同, 代表了公元前 1 千纪晚期在东天 山地区 新出 现的 一支 外来 游牧 民族 的文 化。在黑沟梁墓地的墓葬中, 发现了两面中 原制作的羽状地纹铜镜的残片, 可知这类遗 存在东天山地区的出现不会早于战国末至
# 36( 总 36) #
西汉初。到目前为止, 这类遗存主要发现于 东天山以北的巴里坤、 伊吾一带, 在东天山 以南的哈密盆地尚未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东黑沟遗址和黑沟梁 墓地都发现了在墓葬的封堆下或墓坑内埋 葬被肢解的人牲的现象, 而且这些人牲也有 随身携带的武器、 工具和装饰品, 有的甚至 还有被打碎的陶器。 伴随人牲出土的遗物特 征表明, 他们应属于以岳公台 ) 西黑沟遗址 群为代表的公元前 1 千纪在东天山地区延 续发展的土著文化。 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 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在同一遗址 的发现, 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而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 又与文献记载的西 汉初年匈奴在东天山地区打败月氏并最终 占领这一地区的历史惊人地相合。 以岳公台 ) 西黑沟遗址群为代表的遗 存是否就是月氏文化?以东黑沟遗址为代表 的遗存是否就是匈奴文化?这仍然需要更多 考古资料的证明和检验。但是我们相信, 只 要方法正确, 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东 天山地区最终区分和确认古代月氏文化和 匈奴文化的遗存是很有希望的。
注 [ 1 ] 5史记 # 匈奴列传6。 [ 2 ] 5通典 # 边防典6/ 边防十六0条下。 [ 3 ] a. J? Harmatta, Nomadic and Sedentary Life in nos the Great Steppes -Belt of Eurasia,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 Methods and Strateg ies , Papers f rom the I nternational Sy mpo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pp. 565- 573, edited b 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b. Istv? Erd? i, The Settlements of Hsiung nu, n ly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 ies , Papers f 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 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pp. 553- 565,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 4 ] 5哈密文物志6编撰组: 5哈密文物志6, 新疆人
考 古
释
民出版社, 1993 年。 [ 5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 考古学研究中心、甘 肃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5甘肃马鬃山区考古调查 简报6, 5考古与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6 ] 同[ 4 ] 。 [ 7 ] a. 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哈密地区文管会: 5新 疆巴里坤岳公 台 ) 西黑沟遗址 群调查6, 5考 古与文物62005 年第 2 期。 b.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哈密地 区文物局、 巴里坤县文管所: 5新疆巴里坤东黑沟 遗址调查6, 5考古与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8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 与 考古学研究中心: 52006 年新疆巴里坤东黑沟 遗址发掘6, 5新疆文物62007 年第 2 期。 [ 9 ] a.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新 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5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岩画 调查6, 5考古与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b. 王建新、 何军锋: 5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 期研究6, 5考古与文物62006 年第 5 期。 [ 10] Natal. ja L. H lenova, On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Material Culture Components within the -Scythian World. ,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 Papers from the Interna tional Symposium held in Naples 9 - 12 November 1992 , pp. 499 - 540, edited by Bruno Genito, Napoli, 1994. [ 11] 王建新: 5中国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 化研究的新 进展 ) ) ) 古代月氏 文化的考古 学 探索6, 见 5周秦汉唐研究 ( 第三辑) 6 第 240~ 241 页, 三秦出版社, 2004 年。 [ 12] a. 5史记 # 大宛列传6 记: / 始月氏居敦煌、祁 连间0。 b. 5汉书 # 西域传 # 大月氏6 记: / 大月氏 , , 本居敦煌、 祁连间0。 [ 13] a. 5史记 # 大宛列传6 记: /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 二三千里, 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 西则安息, 北则康居。 行国也, 随畜移徙, 与匈奴同俗。 控 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 轻匈奴, 及冒顿立, 攻破月氏, 至匈奴老上单于, 杀月氏王, 以其 头为饮器。0 b. 5汉书 # 西域传6 / 大月氏0 条: / 大月氏本行 国也, 随畜迁移, 与匈奴同俗, 控弦十余万, 故
强, 轻匈奴。本居敦煌、 祁连间, 至冒顿单于攻 破月氏, 而老上单于杀月氏, 以其头为饮器, 月 氏乃远去0。 [ 14] 5汉书 # 张骞传6记: / 是岁( 即元狩二年) , 骠骑 将军破匈奴西边, 杀数万人, 至祁连山。其秋, 浑邪王率众降汉, 而金城、 河西并南山至盐泽, 空无匈奴。0 [ 15] 5汉书 # 武帝纪6所记本次作战的时间是/ 夏五 月0。 [ 16] a. 5汉书 # 宣帝纪6。 b. 5汉书 # 西域传6。 [ 17] 岑仲勉: 5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 ( 下) 6, 中华书 局, 1981 年。该书第 446~ 456 页对蒲类、 蒲类 泽、 蒲类后国进行了考释。 [ 18] 5后汉书 # 耿夔传6 也有相似记载: / 会北单于 弟左鹿蠡王於除 自立为单于, 众八部二万余 人, 来居蒲类海上, 遣使款塞。0 [ 19] 同[ 4 ] 。 [ 20] 同[ 4 ] 。 [ 21] ( 清) 徐松著、 朱玉麒整理: 5西域水道记6, 中华 书局, 2005 年。 [ 22] 同[ 4 ] 。 [ 23] 同[ 7 ] a。 [ 24]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 5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6, 5新疆文物6 1996 年第 2 期。 [ 25] 伊吾拜其尔墓地的 墓葬亦为地表 不起堆的方 形石筑墓。 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与哈密盆地公 元前 1 千纪以来的一些遗址如焉不拉克墓地、 寒气沟墓 地、艾斯克 霞尔墓地的 文化因素接 近。 目前, 发掘资料尚未发表, 但笔者有机会在 哈密博物馆看到了拜其尔墓地的出土遗物, 并 曾多次对该墓地进行过实地考察。 [ 26] a. 同[ 7 ] b。 b. 同[ 8 ] 。 c.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 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5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 址 2006~ 2007 年发掘简报6, 见本刊本期。 [ 27] 该墓地的发掘资料现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哈密博物馆两处, 正在整理。 笔者有机会亲自查 看了这批资料, 并协助进行了资料整理。
( 责任编辑
洪
石)
第 1 期
# 37(总 37) #
Archaeology
2009 年第 1 期
本期要览
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址 2006~ 2007 年发掘简报 2006~ 2007 年, 对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 遗址进行发掘, 清理石筑高台 1 座、 石围居址 4 座、 墓葬 12 座。高台的主要遗迹为 2 个使用 面。 墓葬均有圆形石封堆, 有的有人牲和殉牲。 出土陶、 骨、 石、 铜质遗物和金银饰品等。 墓葬 年代约为西汉前期。东黑沟遗址的发掘, 对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2000~ 2007 年, 在甘肃西北部至新疆北部的广大
草原地区, 通过大范围调查与小规模发掘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掌握了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文化 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这些聚落遗址普遍具有的居住遗迹、 墓葬和岩画等基本要素的 综合研究, 对东天山地区的两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的文化特征和相互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山东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及周边题刻的考察 2006 年, 对经石峪摩崖刻经及周边题刻进行 考察, 共发现 37 处题刻, 其中 7 处为古代题刻, 未见于金石著录, 加上仅见于金石著录的 6 处 题刻, 以及5金刚经6刻文本身, 总共 44 处。对这些题刻进行文字、 图像及地理信息等全面记 录, 为分析5金刚经6及周边题刻的历史、 宗教、 政治意义及艺术风格提供了条件。 山西长治市魏村金代纪年彩绘砖雕墓 1994 年, 在山西长治市故漳乡魏村抢救性清理了一
座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室平面近方形, 北、 西壁各有 3 个壁龛。墓内未见人骨及随葬品。 东、 墓内南壁和券顶有壁画, 内容为木碓、 石磨与/ 二十八宿0星斗图。 墓室四壁均镶砌砖雕, 内容 为二十四孝人物故事, 还有金代天德三年纪年题记, 为研究孝道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中国古代和韩国古代的佛教舍利容器 综合有关中国佛教舍利塔基和所瘗埋舍利容器的考 古发现, 可以将北朝至唐代舍利瘗埋制度的发展演变分为四个阶段: 北朝早期, 北朝晚期、 隋 至唐初, 唐高宗至武宗灭法, 宣宗复法至唐末。中国古代的佛教舍利容器传播到朝鲜半岛南 部的百济、 新罗等古代国家, 并与当时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使其具体形貌有所变化。
本文关键词: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