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3 12:06

  本文关键词: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

徐善飞  

【摘要】: 搜集1972年以来《考古》、《文物》、《文博》、《考古学报》、《华夏考古》、《江汉考古》、《南方文物》、《东南文化》、《中原文物》、《北方文物》、《考古与文物》、《中国历史文物》、《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考古专辑》等期刊发表的出土秦汉篆文,经计算机技术处理,整理出四千多个清晰完整的字形,总计八百零三十个字头,囊括了近四十年出土的秦汉篆文资料。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专家研究讨论成果一一指明每个字形所在刊物、载体和时代,编成文字编。比较了秦代篆文和汉代篆文的异同,从点与面两个层面考察了大徐本《说文解字》小篆与出土秦汉篆文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角度得出两个结论:一、一成汉篆与秦篆形体有异,但二者差异度有限,基本可以对应,汉篆大体上继承了秦篆的写法;二、《说文》小篆有半数左右与实物文字相悖,但这种背离是有限的,学者仍然可以依靠《说文》小篆从事古文字研究。 全文除绪论和附录外分为三章。绪论介绍文字收录的范围和原则、断代分期的依据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整体比较秦代小篆、汉代小篆和《说文解字》小篆三者之间的异同,讨论了实物文字中受战国文字影响的小篆和不见于《说文》的小篆。第二章举例考察《说文》小篆,结合文字编收录的新材料从文字演变角度具体考察了三十个《说文》小篆的讹变情况。第三章为近四十年出土秦汉小篆文字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77.6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6
  • 第一节 收录的范围和原则9-12
  • 第二节 文字的断代分期12-14
  •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4-16
  • 第一章 秦、汉篆文与《说文》小篆16-29
  • 第一节 秦代小篆与汉代小篆的异同16-19
  • 第二节 秦代小篆与《说文》小篆19-25
  • 一、秦玺印封泥篆文与《说文》小篆19-21
  • 二、其它秦篆与《说文》小篆21-22
  • 三、汉篆与《说文解字》小篆22-25
  • 第三节 受战国文字影响的小篆和不见于《说文》的小篆25-29
  • 第二章 《说文》小篆考察例说29-38
  • 第三章 文字编38-181
  • 附录一 文字编字头181-182
  • 附录二 秦汉帝王称制时间与本文分期对照一览表182-185
  • 参考文献185-191
  • 后记191-19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亮;《嶽麓書院藏秦簡(一)》語言文字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2 陳振華;《嶽麓書院藏秦簡(壹)》字形與書法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3 张捷;从《说文解字》看汉字规范[D];广州大学;2012年

    4 代威;漢代篆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冠一;宋代石刻篆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荣;;秦篆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2 潘良桢;秦代文字与书艺略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3 林志强;关于汉字的讹变现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叶其峰;西汉官印丛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1期

    5 叶其峰;秦汉南北朝官印鉴别方法初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03期

    6 孙鹤;试论秦简牍书与秦小篆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李学勤;甲骨文同辞同字异构例[J];江汉考古;2000年01期

    8 罗卫东;汉字的断代测查对汉字史研究的意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1972年03期

    10 孙贯文;赵超;;由出土印章看两处墓葬的墓主等问题[J];考古;198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茂活;;聊斋俚曲俗字例解——兼以甘肃河西方言为证[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毛远明;;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文字研究的初步设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易花萍;;早期形态的“汉字法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张颖慧;;读《<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7 韩颖;方晟岚;绳勇;;南京台城景观保护与可持续设计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沙宗元;杕氏壶铭文补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鸿勋;;永葆城市的“生命印记”——北京城现代化所引起的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张高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北川城镇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力;李德聪;郑波;刘学柱;杨世弘;丁雁生;;炸药近地空爆近区现象的数字图像分析[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曾晓渝;尹世玮;;语言深度接触现象的认识问题——以海南三亚回辉话为例[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彭龙;;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幺飞;基于改进型模糊综合评估的弹道导弹攻防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曌嫘;整与和之古汉字字体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尹德凤;职业价值观对女硕士职业兴趣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荣;;秦篆在汉字演变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2 何山;;汉魏六朝碑刻中的古文字[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詹鄞鑫;《说文》篆文校正刍议[J];古汉语研究;1996年03期

    4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1972年03期

    5 邵磊;西汉私印断代探述[J];南方文物;2001年03期

    6 张晓旭;宋元碑刻研究(上篇)[J];南方文物;2005年02期

    7 张晓旭;;宋—元碑刻研究(中篇)[J];南方文物;2006年01期

    8 方旭;古印文篆书的主要特点[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9 张晓旭;;宋——元碑刻研究(下篇)[J];南方文物;2008年03期

    10 胡道安;;宋代篆书窘境成因初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鹏江;唐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文文;汉碑文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龙仕平;《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梅;碧落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卉;汉代金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滕金丽;《说文解字》重文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齐元涛;《说文》小篆构形系统相关数据的计算机测查[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2 詹鄞鑫;《说文》篆文校正刍议[J];古汉语研究;1996年03期

    3 胡厚宣;殷代的冰雹[J];史学月刊;1980年03期

    4 叶其峰;;新莽官印鉴别例[J];文物;1984年03期

    5 黄文杰;睡虎地秦简文字形体的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剑呜;;秦汉时代的市政[J];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05期

    2 王载源;秦汉归化人及其对日本文明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马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林剑鸣;;秦汉文明发展的特点[J];学术月刊;1984年10期

    6 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张志强;秦汉雕刻与绘画的述评[J];新东方;2005年08期

    8 高恒天;汤剑波;;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9 高恒天;;秦汉时代西域诸民族道德生活[J];伦理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鸿儒;;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对贵州的开发[J];乌蒙论坛;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竞璧;;砭石疗法失传的探析[A];2008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梓衡;;序言[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赵时学;;赵氏灸法[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针灸临床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洪佳璇;;鲜品中药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06年儿科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暨继续教育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5 李明伟;梁国华;;东亚文化圈:东亚 FTA 和中日韩旅游发展[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廷瑜;;西林铜鼓墓与汉代句町国[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葛志毅;;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之学的兴起[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8 黄海烈;;秦地方官制研究综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庆;;独具一格的中国文化史论著——评小野泽精一等编著的《气的思想》[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10 孟修祥;;论李白的游侠崇拜[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风;[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许嘉璐 陕西省省长 陈德铭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 高占祥 中共咸阳市委书记 张立勇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金坚范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周桂钿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 郑卜五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学系 高柏园 中国书协副主席 钟明善;[N];咸阳日报;2005年

    3 庾莉萍;[N];云南政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沈轶伦;[N];解放日报;2010年

    5 徐卫东;[N];北京日报;2007年

    6 昌化;[N];长春日报;2006年

    7 韩钊 庞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朱益;[N];美术报;2006年

    9 韩钊;[N];陕西日报;2006年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 黄平涛;[N];中国船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志清;秦汉社会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子期;秦汉阙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3 张信通;秦汉里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谢绍鹢;秦汉西北边地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振宇;中国绘画地理态势与演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D];郑州大学;2013年

    8 薛洪波;秦汉家族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吕红梅;秦汉士人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青;秦汉女性经济生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廖建;秦汉市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樊遂桥;秦汉西部地理环境对交通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史景峰;秦汉航海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臣臣;山东秦汉至北朝陶塑艺术美学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6 刘春红;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秦汉断代史编纂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宋微;试论秦汉“群盗”[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马晓霞;秦汉家庭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颜娟;秦汉祭天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近四十年出土秦汉篆文整理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3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f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