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发布时间:2016-11-13 17:55

  本文关键词: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3期

第四

Vo124.NO . . 3 May,2004

20 04年 5月

QU T R A S I N S A E N RY C E CE

文章编号

1 1 40 20 )3 7 0 0—7 1 ( 0 4 0—2 8— 7 0

40 0 B.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 0 a P.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吴文祥① 刘东生②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t资源研究所,京 10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京 10 2 )① . j北 0 1 1②北 00 9

摘要

400 B P前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发生了衰落,原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依据前人的研 0 a . .其

究成果,东亚夏季风锋面降水的穿时性特点初步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 400 B. .后的降温和由地球轨道因从 0 a P前 素变化引起的全新世东亚季风的长期变化,东亚夏季风降雨带北撤南迁,成中国东亚季风区的一种南涝北旱使形的环境格局,能是 400 B P前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的主要原因。可 0 a . . 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

400 B P气候事件 0 a . .

南涝北旱

新石器文化衰落 文献标识码 A

P 3 .3, 8 1 1 5 4 6 2 K 7 .3

1引言 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全新世中晚期大 约 40 0 B P前后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 0 a . . 一

化、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两湖 (北,湖湖南 )区地 的石家河文化和山东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对此, 我们曾进行过总结,此不再赘述。需补充的是在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新石器文化也发生了明显的间断,其时间稍早,约在 45 0~ 40 0 B. .但大 0 0 a P之间 ”。在辽河地区,小河沿文化也可能大致在这一

个里程碑式的质变点

,主要标志之一是中其。由于其中一

原周围地区的龙山时代的新石器文化发生衰落或终 结。其原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些文化如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家河文化以及黄石

时期开始衰落。 对于

北方地区,如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和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的衰落,学术界用环境变迁来解释。,此较少存在争议。然而,于山东海对关 岱地区的龙山文化、方地区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南

河中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等被认为都是在通向 文明门槛之前发生衰落的,外,另大致同一时期

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或古代国家社会最终形成。因此对这些新石器文化衰落原因的探讨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明最文终形成的统一性,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动因等 一

化衰落的原因则存在较大的争议。可以将其简短地 归为两类:类是内因,一即政治、经济、争或社会和战

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解。本文在综合前人有关

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另一类是外因,要是指环境主 变迁。相对来说,会科学研究者 (要是考古学社主

全新世环境和考古学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者 )多倾向于内因。,自然科学研究者则更多更 而

的是倾向于外因“。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以往的 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于某一地区新石器文化衰落原因 的探讨,而较少从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视角来观察其他地区是否经历过类似的考古学文化转变,此因

2 40 0 B.前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 0 a P.器文化的衰落原因的争议 40 0 B P前后中原周围地区发生明显衰落的 0 a . .

由于缺少宏观的背景分析而较难进行更深层次的分 析。研究表明,40 0 B P前后旧大陆许多地区的 0 a . .

新石器文化主要是指甘 ( ) ( )区的齐家文肃青海地

第一作者简介:文祥男 3 博土环境变迁与全球变化专业 Em i:u ex m i i a.c c吴 6岁 - a w wn@ al g sa .n l .c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准号:Z X批 K C 3一S一3 1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前沿领域项目 (准号: Z X W 2)批 KC 1 S一0一o )助 W 1 9资 20—0 0 3 9—3稿,04—0—0 0收 20 1 3收修改稿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本文关键词: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3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