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空间分布及历时性变化探析
本文选题:西辽河流域 + 聚落形态 ; 参考:《北方文物》2014年03期
【摘要】: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遗址多位于河流北侧、西北侧背风向阳、面向河流的坡岗或山坡上;从兴隆洼文化开始,史前聚落的数量和密度逐步增长,聚落规模逐渐扩大,聚落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居住址、祭祀址和环壕显示了聚落功能的变化趋势。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选址及聚落诸多方面的历时性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其中自然环境及其变迁起着重要作用。
[Abstract]:Most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are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iver, the northwestern leeward toward the sun, and the slopes or hillsides facing the rivers. Since Xinglongwa culture began,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prehistoric settlements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settlement scale has gradually expanded.The residence site, the sacrificial site and the trench show the changing trend of settlement function.The diachronic changes of prehistoric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settlement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are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among whic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ts vicissitu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作者单位】: 内蒙古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山文化社会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史前聚落与考古遗址[J];东南文化;2000年05期
2 王吉怀;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存的微观考察与研究[J];文物世界;2005年02期
3 陈仲玉;;论台湾高山地区的史前聚落——以曲冰遗址为例[J];东南文化;2010年02期
4 孟华平;黄文新;张成明;曾令兵;田晴;;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以石家河为中心[J];江汉考古;2009年01期
5 ;卷首语[J];文物世界;2005年02期
6 钱耀鹏;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桑坚信;浅谈聚落形态考古与浙江史前聚落形态的考察[J];南方文物;1992年03期
8 钱耀鹏;略论史前聚落的萌芽与发生[J];中原文物;2003年05期
9 周星;营窟与营卫[J];考古与文物;1997年05期
10 韦禾毅;古老学科出新意——读周星新著《史前史与考古学》[J];文博;199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嘉;内蒙古史前聚落遗址:发现罕见房屋构件[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史前聚落遗存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3 胡卫国;尉迟寺考古第十三次发掘结束[N];安徽日报;2003年
4 严文明;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的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记者 文艳;西安占两席[N];西安日报;2011年
6 考古所 王吉怀;掩埋在地层下的昔日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原建军 实习生 王勇;杨家寨聚落遗址容姿初展[N];西安日报;2004年
8 胡卫国;尉迟寺史前遗址考古首次发现“七足镂空器”[N];法制日报;2003年
9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李桃元、张成明;金鸡岭史前文化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N];湖北日报;2002年
10 曲志红;遥感助考古屡创奇迹[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闻磊;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
本文编号:1746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4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