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周原甲骨保存现状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11:32

  本文选题:甲骨 + 周原遗址 ; 参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年S1期


【摘要】:为保护珍贵的周原甲骨文物,了解文物保存现状,将1977年出土周原甲骨与2010年出土周原甲骨及新鲜甲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X荧光光谱、X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从表面微观特征、元素成分、化学结构等方面对周原甲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历了两千多年地下埋藏、出土后的酸洗及三十多年保存,1977年出土的周原甲骨,表面疏松粉化,微孔结构逐渐消失,出现走向无序的裂纹及片层状脱落,无机成分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蛋白质等有机成分已全部分解。2010年出土的周原甲骨出土后未经任何保护处理,目前表面未出现明显粉化与脱落,仍有少量有机物存在。本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甲骨文物保护方法与保护材料研究的基础参考资料。
[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recious oracle bone of Zhou Yuan and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bones unearthed in 1977 and those unearthed in 2010 and those unearthed in 2010.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Zhou Yuan's oracle bone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surface microcosmic characteristics,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underground burial, acid pickling and more than 30 years preservation after unearthed, Zhou Yuan's oracle bone unearthed in 1977 was loosely powdered, and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gradually disappeared, resulting in disordered cracks and lamellar shedding. The inorganic components were mainly hydroxyapatite, and the organic components such as protein had been decomposed completely. After unearthed Zhou Yuan's oracle bone in 2010, without any protection treatment, there was no obvious pulverization and shedding on the surface at present, and a small amount of organic matter still exis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oracle bone preserv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分类号】:K87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蕴智;;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流传与研究[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1期

2 朴载福;;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甲骨的性质考证[J];江汉考古;2009年03期

3 赵振华;;洛阳两周卜用甲骨的初步考察[J];考古;1985年04期

4 刘一曼;;安阳殷墟甲骨出土地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7年05期

5 王玉哲;;陕西周原所出甲骨文的来源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6 王宇信;西周甲骨的发现与研究[J];史学月刊;1983年01期

7 方辉;大辛庄甲骨文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2003年04期

8 王丽琴,程德润,党高潮,黄晓娟,周剑宏;湿度对骨质文物的影响及最佳存放湿度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01期

9 成小林,原思训;周原甲骨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1期

10 曹定云;;从“龙骨”到甲骨的飞跃——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J];殷都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忠兵;卡内基博物馆所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华;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攻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建国;;由楚简“蔽志”论“诗言志”产生年代和原初内涵[J];长江学术;2010年02期

2 李零;简帛的埋藏与发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2期

3 莫伯峰;;《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字》甲骨缀合五组[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04期

4 景以恩;;先商族源于济南大辛庄考[J];管子学刊;2008年04期

5 程燕;郭伟;樊巍巍;张云伟;张仁健;;大气环境对博物馆内文物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5期

6 黄鹤;;西周金文王号为生称或死称问题述评[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06期

7 欧秀花;;水性氟碳乳液加固保护纸质档案的可行性研究[J];档案管理;2014年03期

8 侯鲜婷;李立;刘成;;山东济南华阳宫三皇殿壁画病害调查及修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郑也夫;;文字的起源[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10 魏峭巍;;大辛庄商代聚落社会组织及其变迁初探——以央地关系为视角[J];东岳论丛;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浅谈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以陈云故居为例[A];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4 蒋玉斌;殷墟子卜辞的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方稚松;殷墟甲骨文五种记事刻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晓鹏;甲骨刻辞义位归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雪香;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7年

8 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杨军会;殷墟子卜辞整理及其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峭巍;鲁北商周社会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志勇;甲骨文金文文象关系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霍续东;西北地区土遗址博物馆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华;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攻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金汉波;吴城遗址聚落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赵静;高分子文物保护涂层材料的稳定性能及在彩绘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万明;浸渍技术及其在古象牙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侯华波;文物保存湿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展柜温湿度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周述慧;PDMS/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古象牙保护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柴桂敏;《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整理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凡;商代牛类遗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宝鑫;骨器的保护与修复[J];北方文物;1993年02期

2 裘锡圭;说“口凡有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1期

3 李学勤;续释“寻”字[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6期

4 陈剑;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4期

5 冀小军;说甲骨金文中表祈求义的■字——兼谈■字在金文车饰名称中的用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陈淑卿;山东地区商文化编年与类型研究[J];华夏考古;2003年01期

7 林o,

本文编号:1787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87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