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组玉佩形制的嬗变及相关问题
本文选题:组玉佩 + 形制 ; 参考:《中原文物》2015年05期
【摘要】:周代组玉佩是在礼制规范下,按一定规律穿系而成的大型玉佩饰。根据其组合方式分为多璜式、玉牌式和环佩组合式三种。其中多璜式组玉佩主要出土于姬姓诸侯及夫人墓葬中,玉牌式组玉佩专属诸侯夫人佩戴,主要起装饰作用。春秋战国之交,随着周礼衰落和服饰制度的改革,组玉佩在形制和佩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灵活性和统一性,并成为秦汉时期流行的佩玉形式。
[Abstract]:The Zhou Dai group jade peper is a large jade ornament made of a certain rule under the rules of ritual. According to its combina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multi Juan, jade brand and Huan Pei combin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Zhou Dynasty and the reform of the dress system, it showed the flexibility and unity in the form and manner of wearing, and became a popular form of jade in the period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
【分类号】:K87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 M2001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2 姜涛;王龙正;王胜利;廖佳行;冯陆平;娄金山;王同绪;鲁红卫;杨青龙;陈英;陈素英;;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7年01期
3 古方;;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出土玉器考察[J];考古;2005年08期
4 杨海青;;应国西周早中期组玉佩赏析[J];收藏家;2013年10期
5 罗伯健;;两周玉组佩考[J];文博;1987年04期
6 孙庆伟;;两周“佩玉”考[J];文物;1996年09期
7 孙机;;周代的组玉佩[J];文物;1998年04期
8 鲁红卫;钟镇远;郑永东;陈英;耿祥玲;吕翠萍;范纪红;李元芝;米柯莱;张方涛;卢小奇;王瑞芳;;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7年09期
9 李宏;玉佩组合源流考[J];中原文物;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萍;;颜色词“黄”字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曾昭阁;;论独山玉博物馆藏品的档案文化价值[J];北京档案;2010年04期
3 王培新;;公元2~4世纪西北朝鲜砖室墓初步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张雪岩;;集安出土高句丽金属带饰的类型及相关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5 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6 邵会秋;;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金属马衔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8 豆海锋;丁利娜;;北方地区东周时期环状青铜带扣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9 韩金秋;;白浮墓葬的微观分析与宏观比较[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10 宋蓉;滕铭予;;汉代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海路交流的考古学例证[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健辉;;山东曲阜鲁故城和明故城聚落文化景观之遗产价值[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金爱秀;;试论汉代农耕画像的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牛天伟;;试论汉画像石砖中的车[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旭静;;从汉画像分析汉代园林理水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萧红颜;;居丘、起坟与筑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周粟;;论周代的主食烹饪[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8 顾万发;;论新郑望京楼商城东一城门[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五辑)[C];2012年
9 方建幫;;秦子旽及同出钟声研究[A];第一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杨炯;丘志力;彭淑贞;孙波;贾东亮;张跃峰;周永哲;;从大汶口文化出土玉器管窥“泰山玉”开发历史[A];2013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4 牛长立;比较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斧[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志强;晋系玉石文献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岩;和田玉造型艺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亚楠;古玉白沁作伪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倪海波;《诗经》女性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程晓丹;虢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坤;洛阳地区东周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晶晶;汉代官印制度考述[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2 王龙正;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年代、墓主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5年04期
3 王龙正;倪爱武;张方涛;;周代丧葬礼器铜憧糩J];考古;2006年09期
4 刘士莪;;扶风云塘西周墓[J];文物;1980年04期
5 田醒农;■忠如;;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6年01期
6 王龙正;姜涛;娄金山;;匍鸭铜v捎霕+聘礼[J];文物;1998年04期
7 王龙正;夏麦陵;王宏伟;姜涛;王胜利;牛清彬;娄金山;冯陆平;张水木;;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8年09期
8 王龙正;姜涛;袁俊杰;;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J];文物;1998年09期
9 王龙正;袁俊杰;廖佳行;;柞伯簋与大射礼及西周教育制度[J];文物;1998年09期
10 李学勤;试论新发现的■方鼎和荣仲方鼎[J];文物;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189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9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