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陶寺遗址中晚期出土部分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4 15:06

  本文选题:陶寺遗址 + 人类 ; 参考:《第四纪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距今4300~3900年。经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陶寺遗址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显现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史前至夏商时期城址都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遗址。本文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陶寺遗址中晚期遗迹出土的21个个体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平均值是0.711374(2σ=0.000680,n=21)。与以前建立的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比较可知,有6个个体可能在遗址当地出生,由此推测本地个体占总数28.6%左右;还有15个个体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表明这些个体可能在其他地区出生,推测外来者占总数的71.4%左右。由此可知,在陶寺文化中期至晚期的陶寺遗址的先民中,存在很高比例的外来移民。
[Abstract]:Tao Si site is located in Xiangfen County, Shanxi Province, Taosi Town, 4300 ~ 3900 years ago. After many large-scale excavations, the site of the Tao Temple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civilized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in Chin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andmark site in the process of city site urbanization from prehistoric to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in China. The strontium isotope ratios of human enamel from 21 individuals unearthed from the late ruins of Taosi site were determined by thermoelectric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trontium isotope ratio of these human enamel is 0.711374U ~ (2) 蟽 ~ (0.000680) n ~ (-1) ~ (21) ~ (-1). Compared with the strontium isotope ratio range established before, 6 individuals may be born in the site, thus inferred that the local individuals accounted for about 28.6% of the total. There are also 15 individuals whose strontium isotope ratios of enamel are beyond the range of the local strontium isotopic ratios, indicating that these individuals may have been born in other regions, and it is assumed that some 71.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re outsiders. Therefore, there are a high proportion of immigrants among the ancestors of the Taosi site from the middle to the late period of Taoist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271186)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B03)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批准号:11120131001040)共同资助
【分类号】:K878;P5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年01期

2 张雅军;何驽;张帆;;陶寺中晚期人骨的种系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郭智勇;;浅析陶寺文明形成的推动因素[J];沧桑;2007年02期

3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4 马兴;;论洪水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5 许建萍;闫承花;;晋绣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2期

6 华觉明;;从陶寺铜铃到中华和钟——双音青铜编钟的由来、衍变和创新[J];机械技术史;2000年00期

7 陈薇;木结构作为先进技术和社会意识的选择[J];建筑师;2003年06期

8 张国硕;;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J];考古;2010年06期

9 尹德生;甘肃新发现史前陶鼓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1年02期

10 叶万松,李德方;偃师二里头遗址兽纹铜牌考识[J];考古与文物;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先登;;论五帝时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晓毅;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4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5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何飞燕;出土文字资料所见先秦秦汉祖先神崇拜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聚锋;陶寺聚落与酋邦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凤芝;试论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的诞生[D];河北大学;2001年

3 王安潮;石磬形态通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4 员雪梅;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考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王莹;商至西周前期青铜器龙纹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郭金钰;齐家文化玉石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巧灵;《吕氏春秋·古乐篇》中的乐舞史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殷俊;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与龙纹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洋;陶寺和二里头遗址古代黄牛分子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王晓静;“声”、“音”、“乐”—先秦文献中的音乐思想考察[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考古学报;1993年03期

2 韩康信;;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古墓地人骨研究[J];考古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军,尹观,张其春,周蓉生;碳酸盐岩锶同位素比值测定中的残渣分析[J];岩矿测试;2003年02期

2 杨胜洪;屈文俊;杨刚;杜安道;陈江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铼和锇同位素比值的质量分馏校正[J];岩矿测试;2007年01期

3 李辉;;同位素比值及各种组分质量分数的规范表示[J];西北地质;2008年01期

4 马茹莹;韩凤清;罗重光;闫建平;张燕霞;;盐湖卤水中锂的高效分离及其同位素比值的精确测定进展[J];盐湖研究;2012年02期

5 韩耀昭;大气的氦同位素比值[J];国外铀金地质;1996年04期

6 李津;朱祥坤;唐索寒;;双稀释剂测定钼同位素比值的方法研究[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7 北村守次,曾毅强;根据硫稳定同位素比值推断日本石川县降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来源[J];地质地球化学;1995年06期

8 ;矿物中的同位素比值[J];地质与勘探;1977年01期

9 王晓明;崔建勇;刘宇昂;裴玲云;;锶稀释剂同位素比值质量分馏效应的校正方法初探[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4年01期

10 周建伟,李术元,苟文广;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法在线测定天然气稳定碳同位素[J];分析化学;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蔡德陵;刘金钟;刘海珍;;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单体氨基酸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A];中国质谱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华丽;刁乃昌;;重晶石的硫同位素比值测定中热分解法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87年

3 李高军;;新生代海水锂同位素比值上升与大陆风化通量增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杨金玲;丁有钱;朱留超;徐江;;高丰度差的~(93)Zr/~(94)Zr同位素比值测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朱风鹏;张晓静;胡清源;唐纲岭;陈再根;;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烟叶中铅同位素比值的方法[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烈文;杨进辉;杨岳衡;吴福元;;MC-ICP-MS高精度测定Pb同位素比值[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7 李井怀;刘国荣;;铀微粒自动寻找技术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春燕;;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志勇;汞结合金属硫蛋白表征方法和铅同位素比值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张小枝;惰性气体在核保障监督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陈辉;基于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蜂蜜检测与溯源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新顺;铅同位素比值测定的激光共振电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谭靖;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环境、地质样品中微量锂元素方法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4年

3 林德雨;超痕量铀中~(236)U与其同位素比值的AMS测量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戴洁;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珊瑚中铅的同位素组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缪清玲;用多种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追溯褐飞虱远距离迁飞虫源地[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9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29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