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再论“史家类遗存”

发布时间:2018-06-06 05:42

  本文选题:仰韶文化 + 史家类遗存 ; 参考:《考古》2016年04期


【摘要】:在对秦安大地湾和陇县原子头等遗址"史家类遗存"的内涵、分期与年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渭水流域"史家类遗存"的时空分布及其源流进行探讨,认为"史家类遗存"源自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是介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之间的文化遗存。庙底沟期文化主要源自"史家类遗存",关中地区应是仰韶文化的演化中心。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s, stages and ages of the "historians' remains" at Dadi Wan and Longxian atomic first class sites in Qin'a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the "historians' remains"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historical relic" originates from the "Banpo type" of Yangshao culture and is a cultural relic between the "Banpo type" of Yangshao culture and the "Miaodiangou type". The culture of Miaodigou period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relics of historians, and Guanzhong area should be the center of Yangshao culture evolu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渭水流域史前时期的环境、人类与文化研究”(批准号10XJA780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加兴;半坡类型的美术(上)[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杨亚长;谈庙底沟类型的来源问题[J];中原文物;2001年05期

3 唐延青;;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早期彩陶鱼纹纹饰新释[J];丝绸之路;2010年14期

4 夏之乾;;关于解释半坡类型墓葬制度的商榷[J];考古;1965年11期

5 巴家云;略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社会经济生活[J];中原文物;1996年01期

6 ;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文化遗存看母系氏族公社[J];文物;1975年12期

7 袁广阔;试析姜寨出土的一幅彩陶图案──兼谈半坡类型鱼纹消失的原因[J];中原文物;1995年02期

8 魏世刚,何周德;再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J];文博;1999年03期

9 李友谋;试论半坡和庙底沟类型文化的相互关系[J];中州学刊;1985年03期

10 何努;鸟街鱼图案的转生巫术含意探讨[J];江汉考古;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建青;半坡类型彩陶[N];青海日报;2013年

2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王先胜;龙并非中华民族“图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刘洪宇;炎黄帝:传说中的真实[N];辽宁日报;2006年

4 魏峻;晋西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杨幼才;应出版《新中国邮票图典》[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艳;先秦鱼图像及其寓意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985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85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