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乐器看本土乐器发展轨迹
本文选题:史前 + 乐器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33期
【摘要】: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culture and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from prehistoric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music historical materials . In addition , this paper also probes into the way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e - history music culture and music culture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分类号】:K87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惠惠;;试论国民政府的歌咏宣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赵兴元;;谈原生态唱法[J];北方音乐;2011年04期
3 雷晶;;“东野主人”与“秦客”第一回合辩驳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4 吕丽娜;;论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5 吕丽娜;;论音乐的功能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梁美玲;;试论宋词歌曲的艺术特征[J];沧桑;2008年05期
7 谢萍;;中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发展的轨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8 张蒙;;从《秦时明月》看国产动画原创音乐现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2期
9 魏琪;;刘雪庵《红豆词》艺术特色研究[J];大舞台;2010年11期
10 孙治国;;声乐表演应该遵循的美学原则[J];大舞台;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5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洋;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瑞涛;赵lㄒ衾直嗉枷胙芯縖D];河南大学;2011年
6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海霞;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大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亚敏;中国钢琴独奏曲的尾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霞;温柔的桥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梅梅;嵇康与《声无哀乐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琨;;深圳音乐文化产业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年01期
2 李艳昆;;国外音乐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模式研究[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3 姜涛;;苏联音乐文化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3期
4 梁涛;;中外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和冲突[J];音乐大观;2014年06期
5 宋世琼;;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花;2014年16期
6 ;年度学术丛刊《音乐文化》征稿启事[J];人民音乐;2000年03期
7 鸿昀;关于中西音乐文化研究热点问题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02期
8 周凯模;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蔡际洲;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巡礼(之一、二)[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胡传宇,王炎龙;全球化语境下音乐文化学的观念整合与主体重构[J];民族艺术;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修建;;川南地区盐场音乐文化形态考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2 花白;;人类音乐文化学:历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亚)[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5 康爱琪;;天津音乐文化发展与公众审美需求的探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6 周景义;;进一步发展浙闽边界地区畲族音乐文化的构想[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乔布英;;简论鄂尔多斯音乐文化[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上)[C];2008年
8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少静;;近代闽南和东南亚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国忠;;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遂今;努力创建和谐的传媒音乐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李小莹;北京市教委把脉新北京音乐文化[N];音乐周报;2008年
3 商报记者 郑洁;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落户京城[N];北京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李慧 孔颍;推介西安音乐文化[N];西安日报;2011年
5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李薇;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N];光明日报;2014年
6 记者 孟群舒;推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N];解放日报;2014年
7 中国文联副主席 作曲家 徐沛东;先觉者 先行者 先倡者[N];人民日报;2014年
8 杨民康;《畲族音乐文化》读后走笔[N];音乐周报;2003年
9 乔布英;鄂尔多斯音乐文化绵延千年滋润着这块土地[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10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王之铭(布依族);试论布依族音乐文化抢救和保护的紧迫性[N];贵州民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李晋源;中国洞箫音乐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秦;乌鲁木齐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瑜桧;伊宁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s,
本文编号:2002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0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