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娘娘寨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本文选题:荥阳市 + 娘娘寨遗址 ; 参考:《中原文物》2014年01期
【摘要】:娘娘寨遗址位于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2005年4月至2010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5000余平方米,发现一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水井、灰坑等遗迹,同时出土一批陶、石、骨器等。这次发掘为夏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也将对探讨该遗址与荥阳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的关系有所帮助。
[Abstract]:The site of Niang Niang villag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village of Xingyang, Xingyang, Henan Province, from April to January 2010. In order to cooperat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ngzhou has excavated the site of the site, excavating more than 15000 square meters of the area, and found a batch of wells and ash pits, and unearthed a batch of pottery and stone at the same time. This excavation has provided new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Xia culture, and will also help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te and the site of Xingyang's mauru cultural site.
【作者单位】: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新民;楚小龙;李胜利;孟祥柱;魏晓通;王蔚波;杨玉华;鲁红卫;马晓姣;马麦桃;陈英;;河南荥阳市薛村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井中伟;;老牛坡类型及相关遗存再探讨[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2 杨建华;;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冶金区的形成——商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的比较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3 王乐文;朱开沟遗址出土遗存分析[J];北方文物;2004年03期
4 徐昭峰;;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辨析——基于二里头文化类型的对比研究[J];东北史地;2010年02期
5 李银德;原丰;郑洪全;田二卫;崔宗焕;;江苏溧水二塘头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2年06期
6 蔡全法;;商都郑州之根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松林;张莉;;嵩山与嵩山文化圈[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杨肇清;;略论商都郑州的古文化底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段宏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J];华夏考古;2004年01期
10 张应桥;;试论夏商城市水利设施及其功能[J];华夏考古;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05年
2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韩金秋;夏商西周时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久慈大介;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技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李锋;郑州大师姑城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卢中阳;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常荩心;郑州地区二里头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敏;三峡地区古代陶瓷窑炉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战伟;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琼;“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11年
6 郝炎峰;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8 公维静;商代都城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素娜;从人地关系角度看夏朝的兴衰[D];湘潭大学;2007年
10 仲溪;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造型设计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楚小龙;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芝荃;;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源流[J];考古学报;1986年01期
2 秋山进午 ,木易;山西省太原西郊王门沟出土的卵形三足瓮[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3 杜金鹏;;陶爵——中国古代酒器研究之一[J];考古;1990年06期
4 杜金鹏;;关于夏桀奔南巢的考古学探索及其意义[J];华夏考古;1991年02期
5 林秀贞;;试论稍柴下层遗存的文化性质[J];考古;1994年12期
6 许宏;赵海涛;;二里头遗址文化分期再检讨——以出土铜、玉礼器的墓葬为中心[J];南方文物;2010年03期
7 陈显泗 ,戴可来;河南历史文物丛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8 高煦;略论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分期和商城年代——兼谈其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J];中原文物;1985年02期
9 方酉生;;试论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的渊源——兼论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关系[J];华夏考古;1988年04期
10 母涛;先商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浅析[J];四川文物;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酉生;;略论二里头遗址第一期遗存与夏代纪年——兼评《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2 王文华;丁兰坡;;大师姑夏代城址的发掘和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建敏;;新砦城址是夏代早期都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国硕;;夏都探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詹子庆;;中国北方“草原之路”的推想——谨以此短文庆贺孟世凯教授七十华诞[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7 宋建;;“马桥文化”试析[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册)[C];1981年
8 王竹林;;论偃师商城暨商都西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马世之;;新砦城址与启都夏邑问题探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芝荃;徐殿魁;;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与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袁广阔;再思二里头文化的来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李维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二里头文化“手”形陶刻符浅谈[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记者 王泽远邋通讯员 许来伟 张长杰;焦作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陶拍[N];河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永飞;莫让二里头文化遗址复归地下[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开启华夏王朝文明篇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赵海涛 陈国梁 许宏;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届硕士毕业生 郝炎峰;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5届硕士毕业生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的铜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政;检视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魏兴涛 赵文军 楚小龙 徐序白;河南平顶山蒲城店发现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城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天t,
本文编号:200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0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