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吐夫文化再研究
本文选题:利凡特地区 + 纳吐夫文化 ; 参考:《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霍德(Hodder)说,“物质文化是在概念意义的框架上建构的。物质文化是观察社会关系的主观途径”。当我们将物质文化的各部分组合起来,尽管大部分是不完整的碎片,但仍然可以洞悉社会结构和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形态(人如何看待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 本文拟通过分析总结纳吐夫文化早晚期阶段性特点,厘清纳吐夫文化早晚两个阶段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 纳吐夫文化早期大型社区的形成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人类群体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聚集,使纳吐夫人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合作和矛盾。建造大型建筑、制作磨制石器均需要大量投入时间和体力,产生了社区内的普遍合作。而组成社区的大部分个体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如果没有一个被所有人认同的目标指向,聚落很难向更高的等级发展。宗教性建筑的存在说明了这个问题。大量随葬个人装饰品说明,个体符号化表达的意向相当强烈,这可能引导了等级意识的产生。 纳吐夫文化晚期,社区解体,,大家庭分解为核心家庭,回归到游动的生活方式。人们扩大食谱,改变生存策略,这是对新仙女木时期气候恶化的反应。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倒退,但我们不能说纳吐夫文化晚期又回到旧有的生活模式。游动的纳吐夫人会定期回到社区墓地埋葬死者,进行宗教仪式,墓地成为社区内人们维持关系的重要场合。出现了具有新石器特点的葬俗,这表明尽管面临危机,但社区仍然以另一个形式发展着,而与埋葬有关的活动成为维系这个“隐藏”的社区关系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认为是宗教。 纳吐夫文化是近东史前文化序列中的一个过渡性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对纳吐夫文化的认知提醒我们不能完全以直观的眼光看待和解释纳吐夫文化前后的发展序列,否则会影响我们对一个文化的正确认识。
[Abstract]:"material culture is construc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aning," Hodder said. Material culture is the subjective way to observe social relations. When we combine the various parts of material culture, although most of them are incomplete fragments, we can still have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and the ideology of people in society (how people look at people, people and space,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oner or later period of Natuff culture and to clarify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change reflected in the two stages of Natuff culture sooner or late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communities in the early days of Natuff culture reflected the 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unprecedented mass gathering of human groups confronted Mrs. Natu with two problems, cooperation and contradi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buildings and the making of grinding tools took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resulting in widespread community cooperation. And most of the individuals who make up the community are not related by blood, and without a goal that everyone agrees on, it is difficult for settlements to evolve to a higher level. The existence of religious architecture illustrates this problem. A large number of personal ornaments show that the intention expressed by individual symbolization is quite strong, which ma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hierarchi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 Natuff culture, the community broke up, the extended family broke down into the nuclear family and returned to the swimming way of life. People expand their diet and change their survival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new Andromeda climate. On the face of it, this may seem a setback, but we cannot say that the late Natuff culture returned to its old way of life. The wandering Lady Natu regularly returns to the community cemetery to bury the dead and perform religious ceremonies, which become important places for the community to maintain relations. The emergence of neolithic burial customs suggests that, despite the crisis, communities are developing in another way, and that burial related activities have become a major factor in maintaining this "hidden" community relationship. It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 religion. Natuff culture is a trans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ehistoric cultural sequence of the near East. The cognition of Natuff culture reminds us that we can not completely view and explain the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of Natuff culture before and after, otherwise it will affect ou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8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德秀;;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起源问题[J];中国农史;1984年04期
2 拉巴;;西藏农业起源初探[J];西藏研究;1985年02期
3 尚定周;王有文;;略论农业起源[J];农业考古;1986年01期
4 张波;;谁是我们的母亲—是黄河,还是黄土?——中国农业起源的“河土辩”[J];农业考古;1988年01期
5 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J];江汉考古;1990年03期
6 C.盖瑞·洛布;李治寰;;从人文地理学看农业起源[J];农业考古;1991年01期
7 王在德;;试论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J];农业考古;1991年01期
8 王绍雄;;专家聚南昌 考古话桑麻 探讨农业起源与发展问题[J];农业考古;1991年03期
9 曾雄生;;没有耕具的动物踩踏农业——另一种农业起源模式[J];农业考古;1993年03期
10 陶利辉;论农业起源的地理环境[J];农业考古;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厚远;;三封推荐信——怀念导师刘东生先生[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2 相欣奕;郭健斌;殷湖北;;传承与融合,发展背景下的西藏城市设计——以林芝区府八一镇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邓丽君;韩昊英;吴宇哲;;城市聚落规模的分布特征探讨——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郑光;;炎帝文化及其渊源问题[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彭邦本;;炎帝、姜炎文化略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7 刘明科;;发掘炎帝农业文化内涵 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品牌[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计彤;;城市化困境中的节约型聚落构想[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杨建华;;西亚与东亚古代文明起源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王洋;朱林;;浅谈血缘社会对乡土建筑的作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温成浩 李水城;环境考古与植物考古的最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1年
2 郑贵斌;弘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化[N];中国海洋报;2005年
3 赵志军;植物考古学与农业起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齐乌云;孢粉分析与环境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严文明;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的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陈淳 高蒙河;新世纪三峡科技考古的展望[N];中国文物报;2002年
7 何驽;史前古城与中心聚落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何努;史前古城与城市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2年
9 王红星;长江中游地区城壕聚落的源起、功能及其对文明进程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赵志军;探寻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新线索[N];中国文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艳;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的资源生产:植物考古与人类生态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吉笃学;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D];兰州大学;2007年
8 郑建明;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史前文化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琪越;纳吐夫文化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孙永刚;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熊琳;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D];湖南大学;2001年
4 连蓓;江南乡土建筑组群与外部空间[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曹峻;百越都城海洋性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6 周涛;午亭山村聚落形态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7 潘明率;丁村聚落及其民剧形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陈捷;乡土环境与聚落形态——静升乡土聚落空间形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10 陈斌鑫;海盐县于城镇周边农村聚落形态的现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71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7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