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良渚北城墙考古土遗址表面藻类的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7 19:12
【摘要】:为了探明造成潮湿环境土遗址生物污损的主要藻类类群,给后期生物退化机理的研究和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杭州良渚北城墙考古土遗址表面的藻类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土遗址生物污损的病害藻类共3门5属,主要为蓝藻门念珠藻属类群,硅藻门菱形藻属与褐指藻属类群次之,蓝藻门壳藻属与绿藻门的未鉴定属最少。另外,苔藓植物门藓纲与薄囊藓属相近的类群在部分样品中占绝对优势。光合藻类与苔藓类群组成的不同主要受各采样位点的空间位置和土体含水量的差异所影响。降低考古土遗址附存环境中的光照和渗水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光合生物体的滋生蔓延和侵蚀。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ain algae groups that cause the biodegradation of the soil sites in humid environment, and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rol system in the later period, modern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algae on the surface of the archaeological earth site of the north wall of Liangzhu, Hangzhou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 phylum and 5 genera of algae causing biodegradation in the soil site, mainly belonging to the genus Cyanophyta, followed by diamondophyta and Phaeophyta, and the least identified genera were Chitophyta and Chlorophyta. In addition, the bryophyte phylum and the similar species of Moss are dominant in some samples. The composition of photosynthetic algae and mosses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sampling sites 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soil. Reducing the illumination and water seepage in the environme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pagation and erosion of harmful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K67B09,2013BAC07B02)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课题(201102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36,31070344)
【分类号】:K8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崇斌 ,马涛;古遗址科学保护的探讨与实践[J];文博;2005年04期

2 杨梦妮;杨清龙;黄四平;李玉虎;;土遗址盐分抑制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丝绸之路;2011年02期

3 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04期

4 孙满利;王旭东;;植物保护潮湿地区土遗址适应性分析研究[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5 和玲,梁国正;偏氟聚物加固保护土质文物的研究[J];敦煌研究;2002年06期

6 许艳;;陕西几处土遗址保护方法的探索[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7 赵明霞;;浅谈土遗址加固保护的措施[J];山西建筑;2008年08期

8 白建云;赵海英;;西北地区土建筑遗址的保护[J];土工基础;2008年03期

9 蔺青涛;王旭东;郭青林;杨善龙;张艳杰;;银川西夏陵3号陵、6号陵盐害现状初步分析[J];敦煌研究;2009年06期

10 郝宁;陈平;赵冬;裴星;;高昌故城病害调查及成因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玉成;胡明清;李舒;;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遗址的动力响应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志军;;秦兵马俑坑土遗址危块加固方法综述[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3 王志俊;;从半坡遗址的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的保护工作[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用潮汽固化有机硅材料保护潮湿环境土遗址[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双林;杨颖亮;杨宪伟;原思训;;潮湿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的初步筛选[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王旭东;;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与加固保护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双林;于占海;付春江;周之镭;;山海关夯土长城保护棚架及相关问题[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最雄;;我国古丝绸之路土遗址保护加固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赵西晨;梁宏刚;;考古发掘现场土遗址的虫害防治探索——从汉阳陵丛葬坑虫害防治谈起[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10 王旭东;李最雄;郭青林;;干旱环境下土遗址防风化加固室内实验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志娟;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取得突破[N];甘肃日报;2009年

2 课题承担单位:敦煌研究院;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李最雄邋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我国土遗址亟待抢救加固[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修兵;大量螨虫危及唐代含光门土遗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唯元;新保护技术:为土遗址“强身健体”[N];科技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陈伟;全国首例土遗址文物保护综合监测项目在库车进行[N];新疆日报(汉);2010年

7 敦煌研究院 李最雄;抢救古丝路濒危土遗址[N];科技日报;2002年

8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古遗址保护前期加固与处理[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记者 肖洁;我省三遗址有了“保护伞”[N];兰州日报;2006年

10 特约通讯员 庞博;秦俑坑遗址霉菌危害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环;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加固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曾余瑶;多孔材料吸附行为的理论计算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邵明申;PS加固对非饱和遗址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婷婷;新疆土遗址价值构成及评估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曾宇;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型土遗址建模与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3 孙博;土遗址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及预报模型[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海锋;基于随机有限元的土遗址结构安全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舒;骆驼城土遗址抗震稳定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6 韩国强;土遗址化学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游红旗;河南宝丰汝官窑土遗址破坏机理与化学加固试验[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吴士杰;土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适宜温湿度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雨;西北干旱区土遗址盐害室内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李松t

本文编号:2130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130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