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与“碑”:界碑的遗产价值与空间实践——以中越53号界碑为考察对象
[Abstract]:Taking the ethnography of objects as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observes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symbol of boundary tablet, cultural relic and heritage, and expounds the local tradition and national history of border area from the space of boundary and the history of tablet. It is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memory and identity contained in border pillar 53 as a cultural heritage, and how the local people and tourists recognize the frontier through "space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border tourism.
【作者单位】: 百色学院;厦门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跨境民族文学与中越民族文学交流”(12YJC752012)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族群记忆与文化传承:壮族岱侬族神话叙事比较研究”(SK13ZD035)
【分类号】:K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年06期
2 彭兆荣;“参与观察”旅游与地方知识系统[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3 彭兆荣;;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J];文艺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星;罗仕伟;张志勤;;乡村旅游中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消极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吴建冰;李作华;;稻作文化旅游与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3 肖雪;;凉山彝族婚俗旅游开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4 霍斯佳;范文静;孙克勤;;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5 路幸福;陆林;;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颜姿;;广西扬美古镇的旅游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7 谭滟莎;;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8 刘滨谊;刘琴;;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特性、原则和程序——以新疆“四地州”边境旅游规划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周俊满;;寓教于游:生态道德教育新理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明华;;人类学视野下的洛带古镇旅游[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高翔;;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贞丰县布依族为例[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甘露;卢天玲;吕青川;匡翼云;;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蒋庆华;;梦想与出路:藏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以一个木里藏族村落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毛伟;;闽西客家地区旅游新发展初探[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8 和红媛;;徐霞客与丽江生态旅游[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9 孙诗靓;马波;;景区—社区系统中权力与制度的相关矛盾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冼奕;;论族群文化转型——以阳朔田家河村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耀锋;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8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思敏;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路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东;跨界旅游区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e,
本文编号:2155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15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