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寺造像佛传经变故事与双身像
[Abstract]:Among the statues of the Ming Dao Temple, part of the statue is between the master and the two servants, the upper eight shapes of the backlight fly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sky, or the cassock on the statue of the circle carves the story of the relief Buddha, the story of the changing of the Buddha,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seven of the statues are selected to describe, and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Buddhist literature, the relief content of some of the statues are explained. The sculpture art and subject matter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 relief contents unearthed in the south dynasty, Hebei area and ancient Qingzhou area,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at the sculpture art and subject matter are influenced by the south dynasty and Hebei area, but its own regional style characteristic is also very remarkable.
【作者单位】: 临朐县图书馆;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瑞霞;;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的佛教信仰[J];敦煌研究;2007年06期
2 李少南;;从博兴出土的石刻线画略谈北朝线刻艺术[J];考古;1989年07期
3 ;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J];文物;1980年03期
4 张肖马;雷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J];文物;2001年10期
5 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简报[J];文物;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志诚;;唐、五代成都的绘画和雕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杨发鹏;;近二十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善庆;;高僧写真传统钩沉及相关问题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6年03期
4 魏文斌;;也谈仰月、日月菩萨冠饰——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展开[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5 董华锋;;四川出土的南朝弥勒造像及相关问题研究[J];敦煌学辑刊;2011年02期
6 费泳;;佛衣样式中的“半披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J];敦煌研究;2009年03期
7 陈明;施萍婷;;中国最早的无量寿经变——读支道林《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有感[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8 衣丽都;;邯郸成安县出土的北魏太和六年释迦三尊像[J];敦煌研究;2012年03期
9 王志高,贾维勇;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4年04期
10 贺云翱;;“六朝瓦当”研究回顾及对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华;;秦汉时期的成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黄良莹;北朝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郑涛;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崔峰;入传、对话与突破[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琪;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立军;青州佛教造像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3 释见证(古骐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D];四川大学;2006年
4 常艳;成都南朝佛教造像中的伎乐图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yN;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7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会;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弥勒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丁;西安地区北周佛教造像及其渊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10 赵呈呈;驼山、云门山隋代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禾;唐代永泰公主墓石刻}璠J];美术;1963年06期
2 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J];文物;1961年Z1期
3 常叙政;李少南;;山东省博兴县出土一批北朝造像[J];文物;1983年07期
4 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J];文物;1985年10期
5 宿白;;青州龙兴寺窖藏所出佛像的几个问题——青州城与龙兴寺之三[J];文物;1999年10期
6 刘凤君;山东省北朝观世音和弥勒造像考[J];文史哲;1994年02期
7 张淑敏,田茂亭;浅谈山东博兴出土的北朝铜佛像[J];中原文物;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2 林健;北宋《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J];丝绸之路;1997年03期
3 庞卫花;;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出行风俗[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李静杰;造像碑的涅鈋经变[J];敦煌研究;1997年01期
5 郭晓瑛;;甘博藏敦煌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内容新探[J];敦煌学辑刊;2007年02期
6 安忠义;甘肃省博物馆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研究[J];丝绸之路;2003年S1期
7 赖鹏举;;盛唐以后莫高窟引入中印密教及唯识系经变思想关系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7年01期
8 殷光明;;莫高窟第449窟东壁北侧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辨析[J];敦煌研究;2011年02期
9 沙武田;;莫高窟第45窟观音经变时代新探[J];敦煌研究;2012年06期
10 于向东;;莫高窟第45窟佛龛的设计意匠——兼谈与该窟观无量寿佛经变的关系[J];敦煌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宝凤;秦爱红;纪冬梅;王文琦;;东京都健康长寿老年医疗中心研修体会[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酷儿;首幅数码织锦“敦煌极乐净土经变”诞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2 张总;壁画长廊——敦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周正理;大漠瑰宝榆林窟[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记者 孟黎;敦煌艺术展 魅力倾京城[N];金融时报;2008年
5 王朝霞;“哭泣”的石窟[N];甘肃日报;2004年
6 王强 苟云;藏在密林深处的风景[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文婷;莫高窟晚唐第14窟洞窟装饰艺术初探[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宏梅;莫高窟晚唐石窟研究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23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22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