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唐代王卿儿墓志考

发布时间:2018-10-13 12:01
【摘要】:近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一批公安局收缴的文物。其中有一方唐代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王卿儿祖籍、先祖及其生平等内容。本文依据墓志,利用现存文献资料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唐人墓志,基本理清了王卿儿家族谱系。同时对墓志所涉及的人物王绍、王玄质、王倚等人的官职及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研究。既可互相对校,又可补史之阙。文中还对墓志中涉及的"太原祁人"、"京兆杜氏"等略作探究,进一步证实了唐代世家大族太原王氏、京兆杜氏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通过对志中"东都绥福里"、"龙门原"等地名的考证,了解到王卿儿生前居住在位于唐东都洛阳城东南部的长夏门之东第四街街东,自南向北第五坊,西与南市相隔一坊、北距洛水相隔三坊的"绥福里";死后葬于洛阳城南郊的家族墓地"龙门原"。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uoyang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received a number of public security bureau seized cultural relics. One of the Tang Dynasty epitaphs recorded the tomb owner Wang Qiner ancestral, ancestors and their liv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epitap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the epitaph of Tang people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genealogy of Wang Qiner family is basically clarif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icial position and related problems of Wang Shao, Wang Xuanji, Wang Yi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epitaph are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iterature records. Both can b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but also the lack of history. The article also makes a brief research on the epitaph, such as "Taiyuan Qi Man" and "Jing Zhaodu family", which further confirms the high prestige and status of the great family of the Tang Dynasty, Taiyuan Wang and Jing Zhaodu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Through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s "Dongdu Suifuli" and "Longmen Yuan" in Zhi Zhong, we know that Wang Qiner lived in the east fourth Street of Changxia Gate in the southeast of Luoyang City, Tang Dongdu,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and separated from the west by one place. Suifuli, three blocks from Luoshui to the north, was buried in Longmen Yuan, a family cemetery on the southern outskirts of Luoyang City.
【作者单位】: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分类号】:K87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怀彦,李百福;唐桥陵陪葬墓睿宗贤妃王芳媚墓志考略[J];考古与文物;2003年03期

2 邢富华,高金照,李德方;唐府君夫人秀容县君阎氏墓志考略[J];考古与文物;1998年04期

3 张应桥;;唐杨收及妻韦东真墓志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冻国栋;;跋“千唐志斋”新藏《崔府君(□伯)墓志》[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年00期

5 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J];中国史研究;2004年02期

6 史家珍;吴业恒;朱磊;;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刚;;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苗威;;泉男生及其后代移民唐朝述论[J];东北史地;2011年03期

3 魏郭辉;唐代河陇朝鲜人之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5年02期

4 赵晓芳;陆庆夫;;试论唐西州下层女性的婚姻生活[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5 柴松霞;;论唐代妇女再嫁的道德与法律冲突[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1期

6 李钊;谢元鲁;;论《劝勉婚嫁诏》颁布的社会动因及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郑丽萍;;宋代男女初婚年龄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灿平;;关于井真成墓志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6年05期

9 岳纯之;;唐代法定适婚年龄考[J];历史教学;2006年05期

10 张国刚;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J];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振华;;唐徐峤墓志与徐峤妻王琳墓志初探[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2 刘思怡;;墓志所见唐代宗室之婚姻[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陈丽萍;;唐睿宗豆卢贵妃史事考证[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柏亚东;唐代墓妼词语通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丽萍;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树代;隋唐大族婚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巧玲;唐代儿童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陈灿平;洛阳地区隋唐墓葬分期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范学君;唐五代敦煌婚姻文化浅议[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翟元梅;唐代妇女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志霞;隋唐两京陶俑艺术初探[D];郑州大学;2007年

7 胡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堒[D];西南大学;2007年

8 孟玲英;唐代篆书发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申星;隋代妇女婚姻生活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海燕;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妇女生育问题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在庆;唐五代若干作家生平琐考[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2 方孝廉;谢虎军;;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彩红;;永恒的文明——洛阳博物馆之洛阳文物精品陈列[J];科学生活;2007年04期

2 葛臻明;;中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制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倪润安;;北魏洛阳时代墓葬文化分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4期

4 周军;冯健;;从馆藏文物看洛阳汉代农业的发展[J];农业考古;1991年01期

5 刘富良;洛阳西周陶器墓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8年03期

6 刘富良;杜水生;;河南洛阳新发现的黄土旧石器地点[J];华夏考古;2010年01期

7 赵芝莲;;洛阳西郊晋墓的发掘[J];考古;1959年11期

8 杨洪钧;洛阳p 水东岸西周窑址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8年02期

9 李如森;;略论洛阳地区战国、西汉洞室墓的源流[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3期

10 张懋昒;王趁意;张迪;;关于在中国调查三角缘神兽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三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J];文博;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商春芳;;洛阳汉墓出土的乐舞资料概说[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宋震昊;;丹阳地区南朝帝陵石刻艺术的前源问题——试论汉代有翼石兽对南朝帝陵石兽的影响[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霍宏伟;廖子中;;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综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4 霍宏伟;程永建;;洛阳北郊岳家村30号墓出土的波斯银币[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5 谢世平;谢茹;;论平肩空首布的形制及其内涵[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耿闻;西安大明宫再现唐代历史辉煌[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金代壁画墓现身宜阳[N];河南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石文禹;洛阳:当之无愧的丝路起点[N];洛阳日报;2006年

4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史家珍;洛阳文物考古二十年[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茁;“千年帝都”归来兮[N];河南日报;2007年

6 桂娟;洛阳,能否开创大遗址保护成功模式?[N];华东旅游报;2007年

7 高西省;试论洛阳出土的战国镶嵌玻璃铜镜[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记者 李政 特约通讯员 余杰;单霁翔局长对大遗址保护工作提出六点建议[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陕西师范大学 张懋昒;试论洛阳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张亚武;洛阳大遗址入围“国保”示范工程[N];洛阳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辉;洛阳地区汉代墓葬壁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陈灿平;洛阳地区隋唐墓葬分期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西北大学;2007年

4 任江;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蕃人俑[D];西北大学;2004年

5 陈静;汉代两京地区出土博局纹镜浅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王志霞;隋唐两京陶俑艺术初探[D];郑州大学;2007年

7 胡进驻;东周郑韩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箐;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原及南方地区莲花纹瓦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帅;西安地区与洛阳地区西周时期腰坑墓对比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李坤;洛阳地区东周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8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268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