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骨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whether the horses unearthed in Ma Keng of Zaoshunou Nao site in Chunhua Shaanxi Province have been domesticated, which provides a series of criteria for judging Chinese domestic horses, and also restor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types around the site. To identify the sex and age of the horses unearthed in Makeng, and to measure the bone data of the hors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ge structure, sex ratio, quantity ratio, archaeological phenomena, pathology, The methods of food analysis and ancient DNA analysis were studied. The four horses in the pit were 1518 years old, 1 year old, 22. 5 years old, 1 ~ 2 years old, and one of them was male. A series of criteria such a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x ratios, and archaeological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they are domestic horses. This is the first animal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horse bones unearthed in the pre-Qin horse pit and Chema pit in Shaanxi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mor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migration, burial custom,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types of the ruin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资助项目(12&ZD19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CKG011) 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保护科学研究课题(20110222) 西北大学“十二五”、“211工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YZZ12079)
【分类号】:S665.1;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跃云,何业恒;试论野生水牛、四不像鹿和中国鼍在黄河中下游的绝迹[J];第四纪研究;2002年02期
2 李成;钱耀鹏;魏女;;陕西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遗存[J];考古;2012年03期
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4 曹玮;耀县北村商代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报告[J];考古与文物;2001年06期
5 斯坦利 J.奥尔森,同号文;中国是动物早期驯化的一个中心[J];人类学学报;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赵天飙;周立志;张忠兵;靳飞虎;邬建平;宁恕龙;;大沙鼠栖息地植被类型和洞群面积的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陈庆;蔡永立;刘志国;左俊杰;李华;杨乐;罗坤;;三汊河湿地植物和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5期
4 彭健;古丽江·贾满拜;胡德福;;奎屯市郊农作区夏季鸟类多样性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5 郝淑莲;吕锦梅;杨春旺;孙国明;赵铁建;;天津蓟县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6 曾小飚;苏仕林;;广西地州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7 曾小飚;苏仕林;蒋才云;;广西黄莲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8 左宝平;宋大祥;周开亚;孙红英;;平耳孔蜈蚣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陈顺德;郭克疾;陈贵英;周成龙;;四川师范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孙竞昊;;明朝前期济宁崛起的历史背景和区域环境述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看“姜”、“姬”等女字部首姓氏的产生背景[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王之劲;陈力;;中国沟胫天牛族昆虫区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登义;;气候学:过去、现在与未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王淑云;吕厚远;刘嘉麒;J銉rg F.W.Negendank;;湖光岩玛珥湖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揭示的早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7 王富华;曾新中;庞旭卿;刘建涛;;全球变暖对黄土高原地区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健超;;唐长安城附近夏宫的地理特征[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9 朱士光;;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对都城建设的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10 王小红;;汉代成都城市环境考述——与秦代对比[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刚;基于微卫星DNA标记的马铃薯桃蚜不同种群遗传分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包新康;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傅悦;直突摇蚊亚科五属系统学研究(双翅目:摇蚊科)[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霄宇;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骆颖;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和马鹿(Cervus elaphus alxaicus)的食性及生境选择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巧媛;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晓静;河南螟蛾总科昆虫的分类、区系及分布地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忠民;甘南草原鼠害区划及主要害鼠防治技术与防控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陶娟;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探讨广义花臭蛙种群遗传结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新卫;河南大别山两栖动物多样性及繁殖生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虞健;麂属两种动物Mhc-DRB基因多态性及其进化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文明;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AFLP-SCAR种特异性探针研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冷雯雯;从《全唐诗》看唐代的茶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学忠,王绍鸿,赵希涛;江苏建湖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古地理意义[J];地理科学;1996年03期
2 许世远;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J];地理学报;1963年04期
3 杨怀仁,邱淑彰;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J];地理学报;1965年03期
4 郑景云,葛全胜,,张丕远;气候突变:史实与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5 温孝胜,彭子成,赵焕庭;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6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01期
7 孔昭宸;杜乃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J];考古;1992年02期
8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9 井中伟;;蛋形瓮研究[J];考古学报;2006年04期
10 ;陕西礼泉朱马嘴商代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钱耀鹏 魏女 李成;[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波;伊鸿平;冯炯鑫;张永兵;王登明;翟文强;王叶均;;4种甜瓜蔓枯病菌形态特征及其致病力比较[J];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2 何建群;王程;;葡萄新害虫——葡萄瘿蚊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0年02期
3 段炳源;张壮塔;柯玉诗;刘禧莲;凌德全;潘素文;;红萍有性繁殖研究(二)——红萍孢子果的形态特征、萌发与有性苗生长条件[J];广东农业科学;1979年03期
4 陈楚捚,尉晓宇,林桂森;福州地区的亮盖鸡枞菌[J];食用菌;1987年02期
5 张桂表;任玉昌;;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果树[J];现代农业;1990年07期
6 毛耀南;罗列;;顺德传统有色兰品种[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Z1期
7 韩守荣;;八卦掌[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7年01期
8 胡惠蓉;;花卉的形态特征(下)[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2年05期
9 柳鹏;;燃烧热情火把莲[J];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10期
10 任进兴;朱志斌;李文敏;;日本球坚蚧周年综合防治[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玲玲;宋宏;唐峻;姚方杰;;榆耳研究概况[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上官舟建;林汝楷;吴宝芳;;荆西口蘑的驯化研究 1、荆西口蘑菌丝形态特征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A];首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波;贾定洪;彭卫红;甘炳成;;食用菌新品种大肥香菇形态特征和栽培方法[A];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苏杰超;荣立苹;郑洋;毕晓颖;雷家军;;渥丹两个变种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夏珍;卢婷;;遮光对蹄叶橐吾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业遴;凌志奋;吴邦良;;核果类主要果树花粉形态的鉴定观察[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7 高九思;张建林;石景尚;韩立新;王婕;王红艳;万素香;;河南省苹果园金龟子发生种类记述[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温志强;王玉霞;谢宝贵;;福建省蘑菇疣孢霉菌的种群分化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仲裕泉;李浩兵;;宜兴百合的核型和带型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王波;唐利民;李晖;;野生双孢蘑菇鉴定与栽培[A];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形态特征与生活条件[N];山东科技报;2001年
2 ;君子兰之油匠[N];山东科技报;2007年
3 马勋 提供;花草园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4 上海植物园 王丽勉;十二种宿根花卉的栽培与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7年
5 ;毒菌的形态特征[N];中国质量报;2003年
6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明琪 靳文东;野花组合常用品种介绍(二)[N];中国花卉报;2008年
7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明琪 靳文东;野花组合常用品种介绍(四)[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靳文东 刘军明;野花组合常用品种介绍(六)[N];中国花卉报;2008年
9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靳文东邋刘军明;野花组合常用品种介绍(九)[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0 张元利;银杏雌雄株的鉴别[N];湖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明;温室黄瓜(Cucumis sativus L.)对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国和;核桃种质资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3 叶要妹;百日草杂交亲本的选育与自交系间遗传多样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郑福山;菱角萤叶甲种群分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王滑;西藏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冯立国;玫瑰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与栽培种质亲缘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旭丽;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rDNA-ITS序列和表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吕伟成;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检测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9 陈乃中;世界水果果实害虫种类及其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智丽;百合属(Lilium)植物亲缘关系及通江百合(L.sargentiae)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方;黑龙江省主要栽培葡萄品种抗寒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春红;几种绣线菊生物学特性、地上生物量及繁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周涛;江永柚实雷瘿蚊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杨勇;柿资源单宁细胞形态、发育动态及与分类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钟娟;观赏植物虎舌红叶片形态结构与色素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志辉;狗牙根在华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坪用性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俊平;矮化佛手形态特征、抗寒性及其ISSR、SSR分子标记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商庆梅;黄瓜衰老特征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冯凌;三点金的生态学特性及地被适应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10 张雷凡;基于观赏的石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289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28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