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andicraft art, jade as a unique handicraf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form is uniqu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jade articles, the jade articles represented by Hongshan culture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jade articles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jade, the academic circles usually judge the jade articles in Hongshan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kinds, techniques, sources, use functions and so on. In a broad sens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shan jade cultur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uniqu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ongshan culture. Therefore, in the Hongshan culture in the study of cloud jade, we should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in-dept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
【分类号】:K87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铭;;红山文化与经济发展[J];思想工作;2007年09期
2 韩冬;;论红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3 ;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我院召开[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4 ;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我院召开[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兼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J];考古;1987年05期
6 张永江;论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下)[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张星德;红山文化源流浅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8 王刚;林西县发现红山文化石雕像[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02期
9 金仁安;试论红山文化居民对岫岩玉的开发与利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陈国庆;浅析红山文化筒形器[J];北方文物;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钱伟臣;赵爱民;张国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红山文化部落图”[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岱方;黄吉博;;红山文化筒形器墓之略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冯雷;戴福奎;王建国;滕剑;;红山文化与治玉研究 赤峰地区古长城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纳·苏雅拉;曹雅洁;;红山文化玉器与萨满教[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国权;红山文化品牌[N];赤峰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启民 张宏伟 实习生 张孟娇;赤峰市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开幕[N];赤峰日报;2010年
3 演讲人 雷广臻;从红山文化 看社会管理的起源[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新德;走进红山文化[N];长春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新德;红山文化展示远古文明[N];长春日报;2005年
6 王军 姚剑锋;红山文化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找到根据[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红山文化”获新发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本报特约撰稿人 予舒;红山文化主题景观思考[N];赤峰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国臣 张启民;他痴情于红山文化[N];赤峰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杨静 实习生 商慧来;第二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隆重开幕[N];赤峰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玉川;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时代变迁与聚落演变[D];吉林大学;2015年
2 何薇;红山文化的环境考古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3 牛文楷;大、小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D];辽宁大学;2013年
4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振华;以陶器为视角的红山文化发展阶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青格乐图;母系氏族的人与神[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陈鹏;红山文化的宗教崇拜与神话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希;基于互动性博物馆展示设计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刘洁;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用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向;GIS辅助下的红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29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