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简论中国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18-11-13 13:27
【摘要】:中国新石器时代陶鼎基本是一个大的传统,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约公元前6200年发源于中原地区,约前5000年以后扩展至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前4200年以后渗透到辽东半岛,约前3500年以后南渐至华南北部地区,约前2500年以后扩展至华南大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陶鼎在4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空间虽不断扩展,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主体,中原地区始终是核心。
[Abstract]:The Chinese Neolithic pottery tripod is a big tradition and has experienced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it originat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6200 BC and extended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about 5000 years. It infiltrated the Liaodong Peninsula about 4200 years later,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after 3500 years, and expanded to most of South China after 2500 yea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eolithic pottery tripod for more than 4000 years, although the space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ve b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entral plain area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编号IDHT20140507)的成果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伟超 ,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2 郭天锁;陈嘉祥;;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7年01期

3 韩建业;;龙邱庄文化的北上与大汶口文化的形成[J];江汉考古;2011年01期

4 韩建业;;双墩文化的北上与北辛文化的形成——从济宁张山“北辛文化遗存”论起[J];江汉考古;2012年02期

5 刘心健;杨佃旭;;山东临沂大范庄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掘[J];考古;1975年01期

6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8年02期

7 ;安阳后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2年06期

8 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J];考古;1982年06期

9 韩建业;;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J];考古;2012年03期

10 许明纲;许玉林;苏小华;刘俊勇;王璀英;;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J];考古学报;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青松;;试论商鞅变法对秦礼制演变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郭新建;;夏商周河洛农业文明及其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3 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郭大顺;;东北文化区的提出及意义[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6 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于孝东;;镇江营遗址一、二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8 陈国庆;;浅析兴隆洼文化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9 李庆卫;北京国际梅园规划与建设特点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10 李庆卫;梅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学海;;试论莒地古文化古城古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宋建;;“马桥文化”试析[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册)[C];1981年

3 吴耀利;;石兴邦先生与前仰韶文化[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4 巩启明;巩文;;论仰韶文化居民的埋葬制度[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张志立;彭云;;中国江南先秦文化与环渤海文化圈关系的探讨[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家治;;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王志俊;王颖娟;;论白家文化和裴李岗文化[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8 苗威;;貊人史迹探微[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9 蒋炳钊;;从铜鼓的社会作用探讨铜鼓的起源[A];古代铜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林金鑫;综合地球物理考古方法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7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阿娜;青梅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薛志刚;辽东半岛南端与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宇;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郑昕怡;传统炉灶造物智慧的回溯与开掘[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闵娇;曾侯乙墓器物图饰美学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郭菁菁;岭南文明化进程的初步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9 孙战伟;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宣佩,张明华;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J];东南文化;1987年01期

2 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3 吴建民;长江三角洲史前遗址的分布与环境变迁[J];东南文化;1988年06期

4 纪仲庆;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5 郑杰祥;河南龙山文化分析[J];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6 ;郑州市站马屯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7年02期

7 赵世纲;;关于裴李岗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华夏考古;1987年02期

8 安金槐;;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9 ;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10 ;河南尉氏县椅圈马遗址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星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粟稻混作区简论(摘要)[J];农业考古;1998年01期

2 吴小平;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几个问题[J];中原文物;1998年01期

3 吴小平;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几个问题[J];文博;1998年03期

4 袁靖;;中国新石器时代家畜起源的问题[J];文物;2001年05期

5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J];人文地理;2002年04期

6 曾慧芳;朱宏斌;;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用途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2年03期

7 袁靖;中国新石器时代家畜起源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1年03期

8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4期

9 藤本强,高蒙河;略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臼[J];农业考古;1998年03期

10 陈畅;西亚与中国新石器时代动物驯养之比较[J];文物春秋;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尚虹;;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的分布格局[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袁靖;;中国新石器时代家畜起源的几个问题[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根义 冯新桥 郝河庆;中国新石器时代古酒变成美国制造[N];中国商报;2007年

2 谢保成;从考古到史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本文编号:2329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29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