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谈唐文化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22 08:36
【摘要】:提到中国传统造像艺术,可以用“绚烂博大”来形容,诸如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中国先贤们所创造出的辉煌成就。而这些石窟艺术中所保留下来的不同朝代的传统造像更如宝石一般,镶嵌于人类文明史的不同时期并似矗立了一座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为世人所敬仰、赞叹。 反观我国近些年的现当代雕塑作品,由于受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不断涌入和当代中国艺术市场的异常火爆之影响,绝大多数艺术家在“吸收”和“生产”之间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作品多以呈现新、奇、怪为特点,而继承中国传统造像文化的作品是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断层现象。甚至在艺术院校中,大部分雕塑专业的学生对于西方雕塑史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雕塑史的了解,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悲哀。看来,中国传统造像文化是该从根本上拯救一下了。这里所说的拯救并不单指行为上的保护,而应该是从精神层面上的重视。 呼吁他人重视,就必须为他人先。多年来本人拜访过各大石窟艺术群,这其中尤以敦煌莫高窟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其间保留的传统造像艺术品也最为丰富,规模也最为庞大,景象也最为壮观。浅谈敦煌莫高窟之造像艺术的成就,以及造像艺术与当时文化的联系,希望在读者重视传统造像文化的同时思考当代雕塑的发展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只愿在肥沃的土壤上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便是本人撰写此文的意义所在。 此文在前人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绚烂的艺术是同博大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并在文中细致分析了敦煌莫高窟中唐代传统造像的形成、发展以致最终的辉煌是同唐代的社会制度、审美风尚、画坛兴盛以及经济繁荣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唐文化对敦煌莫高窟中唐代造像的影响是巨大的。 开文第一部分先从敦煌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的角度阐述形成莫高窟传统造像群的原因。首先因为敦煌地理环境的独特,才得以使其成为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其次因为敦煌历史文化的深厚,才在交流的同时使佛教艺术在此发扬光大。也正因为以上两点的共同作用,莫高窟造像艺术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本章内容可以说是本文观点成立的基础条件,也是交待第二章内容的“来龙”。 接下来笔者以历史为线索,简略分析魏晋南北朝到隋朝的造像艺术的转变,并以此为契机分析当时的文化对艺术的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唐代则更为明显,也更具代表性。唐代佛像造像已从犍陀罗式的西洋人物形象转换到唐人的审美取向下的造像,无论是从构图还是从造型,或者是从设色和环境氛围等方面,都体现出大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转变有目共睹,而这种转变又由何而生?这就成为下文分析的要点,也是全文例证的中心所在。 第三部分作者具体并详细的讨论唐文化对莫高窟中唐代造像的影响:从唐代制度的稳固与莫高窟彩塑构图的完备;唐代独特的风尚与莫高窟彩塑造型的转变;唐代画坛的兴盛与莫高窟彩塑绘塑的统一;唐代经济的繁荣与莫高窟彩塑氛围的浓烈等四个方面进行正反论证。最终得出有效结论,就如同中国画往往追求一种精神美、意象美同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一样,敦煌莫高窟中唐代造像的成熟是同唐代文化的博大紧密相连的。 本文从始至终,由艺术而贯穿文化,在审美同时重温历史,最终挖掘出盛世艺术出现的缘由,以此为现实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借鉴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亮夫作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应存;;敦煌佛教医方的研究价值探析[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潘妤;做数字化敦煌,缺钱缺人才[N];东方早报;2011年

2 府宪展;“探险”俄罗斯[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许维;情系莫高窟 功在敦煌学[N];甘肃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宗立邋本报通讯员 罗斌;段文杰:大梦敦煌六十年[N];光明日报;2007年

5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郑炳林;修筑学术新“丝绸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罗斌邋陈宗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要在中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版编辑 酒泉中学高级教师 霍军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刘士超 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林染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吴浩军 沙子 敦煌阳关博物馆馆长、国际敦煌学会甘肃分会理事 纪永元 酒泉日报编辑部主任 漆进茂 酒泉日报记者 范溥 酒泉日报编辑 倪长录;《大河西流》大家谈[N];酒泉日报;2006年

8 王红梅;痴情石窟绘人生[N];天水日报;2006年

9 黄俨 中国社会科学院;书香缭绕温旧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满福;追思段文杰[N];甘肃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婷;敦煌藏经洞山土绘画品研究史[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晓慧;唐代俗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浅谈唐文化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拉毛加;由敦煌手卷P.T.1287,P.T.1286,P.T.1288来探究吐蕃时期记载历史的参照框架[D];西藏大学;2011年

3 黄婷;段文杰的敦煌服饰艺术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宋文;大谷探险队吐鲁番地区活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胡翠霞;百年敦煌婚丧礼俗研究综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瑞峰;《甘肃藏敦煌文献》俗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秀萍;布娄及其对斯坦因所获OI卢文文书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燕;蒋礼鸿先生在语言学领域的成就[D];浙江大学;2011年

9 尹红丹;大谷探险队第一次西域探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怡;唐代佛像石雕造型浅析[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8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48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