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9月—12月,南京大学考古队在磨盘山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分析,发现该遗址的文化地层年代分别为商周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崧泽文化时期和马家浜文化时期,发现的遗迹有墓葬、灰坑、房址、灰沟等,主要以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遗迹为主,本文使用的即为这批墓葬资料。第一章,绪论本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遗址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其次简述了发掘工作以及地层堆积情况。最后,因为该批墓葬材料涉及到的年代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因此对相关认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墓葬器物研究本章分为五个部分:本章前两个部分简单介绍了墓葬的基本情况并且详细介绍了墓葬随葬品的情况。进而从墓葬中常见的器物组合形式,简单讨论了该遗址的墓葬习俗,笔者认为当时的人们因为日常多使用鼎、豆、罐和石锛等器物,所以随葬时也将其一起埋葬,并且可能有将破损器物埋葬的习惯。此外,在晚期某个阶段,该地区的人们可能有专门制造冥器的习惯,这种习惯可能也是文化交流的结果。随后将随葬器物同崧泽文化各遗址的器物进行比较,发现磨盘山遗址发现的这批墓葬器物的年代,除了少量可能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外,主要是崧泽文化时期的,且集中在晚期。除此以外,笔者发现属于崧泽文化的墓葬器物的器型同南河浜遗址的器物器型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笔者推测磨盘山遗址可能受到该遗址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一条经太湖南部的文化传播之路。最后在前人对崧泽文化分期断代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墓葬的打破关系,将部分器物进行分型分式,将相关墓葬年代划分为崧泽文化晚期早段和晚期晚段,其中每段又各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三章,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本章分为两个部分:考古学文化除了自身在不断发展的之外,同周边地区的考古文化总是会有些许交流的。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根据器物类型推断应该属于崧泽文化的一部分,而同时代的西部也存在一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那就是薛家岗文化。因此首先简单介绍了薛家岗文化。薛家岗文化同崧泽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一些器物的装饰风格上,还在器物造型上有相似之处。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崧泽文化对薛家岗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薛家岗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前段,从中期后段开始,崧泽文化对薛家岗文化的影响相对不再明显,主要的表现是薛家岗文化早期和中期前段含有崧泽文化因素的陶器数量最多,越往后,薛家岗文化中含有崧泽文化因素的陶器数量就越少。而薛家岗文化对崧泽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晚期,因为在崧泽文化中期则几乎难以见到含有薛家岗文化因素的陶器,直到后期才有少量发现。这两个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交流,而磨盘山位于两个文化的中间,也很可能受到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器物比较,笔者认为当时磨盘山地区确实受到了两种文化的影响,只是崧泽文化的影响更大,所以器物呈现的崧泽文化因素较多。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7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周德;袁长江;;拉萨磨盘山关帝庙[J];文博;1986年05期
2 姜福新;磨盘山岛[J];中国钓鱼;2005年09期
3 张永谦;磨盘山奇遇[J];中国钓鱼;2004年03期
4 何建安;;花海磨盘山(外一篇)[J];云南档案;2007年02期
5 聂鲁;;磨盘山之魂[J];边疆文学;1999年05期
6 康志杰;;湖北磨盘山基督徒移民研究[J];暨南史学;2003年00期
7 杨守者;孙玉林;;磨盘山中育树人——记阿城市玉泉镇磨盘山园艺示范场场长樊淑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年05期
8 毛毛;;雪堆白的传人[J];中华手工;2011年05期
9 康志杰;关于湖北磨盘山神权社会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3期
10 陈振中;;啊,森林湖[J];边疆文学;199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建宏;;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凤滨邋记者 胡占富;过半市民年内有望喝上磨盘山水[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记者 薛婧;磨盘山水源地保护摆上日程[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薛婧 李天池;60万哈尔滨人喝上磨盘山水[N];黑龙江日报;2007年
4 记者 薛婧;哈尔滨六十万市民喝上磨盘山水[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记者 牛泽刚;磨盘山电站开工建设[N];延边日报;2007年
6 记者 胡占富;磨盘山供水二期开始打压试水[N];哈尔滨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胡占富;400万冰城市民共饮磨盘山水[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薛婧;磨盘山,,50亿会不会打水漂?[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刘晓丰 薛婧 马秀芬;别让磨盘山变成“洗脚盆”[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彭s
本文编号:2362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6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