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从地下遗存看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

发布时间:2018-11-29 10:23
【摘要】: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距今约8300—7300年可能为母系氏族阶段,距今约7300—6100年前可能为偶婚制家庭阶段,距今约6100—4600年前可能为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距今约4600—4000年前可能为专偶制家庭阶段。这与恩格斯关于社会组织演进的理论是相符的,但本地区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时间延续达1000年左右,时间较长,足以构成一个阶段,不是恩格斯所讲的短暂的过渡。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prehistoric social organization in Haidai area has undergone four stages: about 8300-7300 years ago may be the matriarchal clan stage, and about 7300-6100 years ago may be the stage of marriage and family. About 6100-4600 years ago may be the patriarchal family commune stage, 4600-4000 years ago may be the special family stage.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Engels' theory o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but the period of patriarchal family commune in this region lasts about 1000 years, and the time is long enough to constitute a stage, not a short transition as described by Engels.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南北两大生业区早期文明进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XZS030)成果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芬;栾丰实;宋艳波;;山东即墨市北阡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1年11期

2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文明化过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王守功 ,宁荫堂;山东章丘市小荆山后李文化环壕聚落勘探报告[J];华夏考古;2003年03期

4 刘延常;兰玉富;佟佩华;;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J];考古;2000年10期

5 ;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6年02期

6 韩建业;大汶口墓地分析[J];中原文物;1994年02期

7 胡秉华;;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06期

8 杜在忠;;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0年03期

9 尹焕章;袁颖;纪仲庆;;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5年02期

10 尹焕章;张正祥;;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启锐;后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刚;;简论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之交海岱地区文化因素的南下[J];东南文化;2017年03期

2 曹斌;;周文化统治的历史格局在“东土”的形成[J];考古;2017年06期

3 石荣传;;从凌家滩玉器外来文化因素看淮夷文明的形成[J];华夏考古;2017年02期

4 胡广跃;张海萍;;山东济宁X 堆遗址及相关问题[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6期

5 孟美菊;;齐西都平陆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郭荣臻;曹凌子;;海岱地区史前城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J];临沂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张婷;张鑫;郭延顺;郭中举;;利用感观评价对汶鑫黑猪肉进行评定的研究[J];中国猪业;2017年05期

8 杨海燕;;试论后李、兴隆洼及磁山文化的关系[J];文物春秋;2017年02期

9 周亚威;;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葬式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刘俊男;高芮;;从地下遗存看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J];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6年02期

2 王永波;王守功;李振光;;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4年02期

3 ;山东章丘龙山三村窑厂遗址调查简报[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4 王永波;王守功;李振光;倪国圣;;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2年11期

5 吴汝祚;万树瀛;;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年02期

6 吴汝祚;;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7年04期

7 ;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J];考古;1976年06期

8 ;1972年春安阳后\》⒕蚣虮╗J];考古;1972年05期

9 ;山东野店新石器时代墓葬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1972年02期

10 ;山东宁阳大汶口堡头村古代遗址出土的彩陶、黑陶、白陶及骨雕[J];文物;196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永磊;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时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闫凯凯;磁山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小雷;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陶器的生产及相关问题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罗孝;后李文化的分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强;月庄遗址后李文化石制品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卞学昌;山东省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序列及其与史前文化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导华;;海岱文化及其发展趋势[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2 孙敬明;;齐鲁经典 吉金流风——《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读后[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毕经纬;;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J];考古学报;2012年04期

4 王青,李慧竹;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J];东南文化;1994年05期

5 景以恩;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J];管子学刊;1997年03期

6 李兴斌;;学者人生 名士风范——徐北文先生《海岱居文存》编后[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靳松安;;论自然环境对河洛与海岱地区古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叶万松;;海岱地区与中原地区史前经济的比较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刘家忠;;王驭超和他的《海岱史略》[J];兰台世界;2010年08期

10 宣兆琦;;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与远古居民[J];管子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靳桂云;;海岱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初步研究[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3 高广仁;;莒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提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王世心 本报通讯员 王福伟 刘建华;海岱明珠[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新探索[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毕经纬;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慧冬;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凡;海岱地区史前玉器初探[D];山东大学;2016年

2 原海兵;海岱地区史前居民“口颊含球”行为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光国;海岱地区史前合葬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田庄;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6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