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宋代瓷枕纹饰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1 13:53
【摘要】:宋代瓷枕纹饰是我国瓷枕纹饰艺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瓷枕纹饰的变化印证着历史的变迁,诗情画意是两宋瓷枕纹饰表现内容的一个独特的特点,纹饰内容表达出来的审美情趣恰恰印证了社会的衰败或繁盛。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两宋瓷枕纹饰艺术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对后期瓷枕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拘一格的构图事实上给瓷枕纹饰的表现形式及表现语言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平台,和器型、釉色产生呼应弥补了器型和釉色在审美追求上的不足,更加丰富了瓷枕的艺术表现。宋代瓷枕纹饰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内容丰富,表现语言多彩,同时糅合了书法、绘画、诗词曲赋的艺术特征,并在瓷枕纹饰艺术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宋代瓷枕纹饰集瓷器纹饰装饰之大成,方圆之中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纹饰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吸收了诗词书画艺术的艺术精髓,经匠师们的概括提炼,以娴熟的刻、划、剔、绘技艺,巧妙的笔法描绘,使瓷枕艺术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呈现出市民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亲切可爱的乡土情谊和士人抒发情感的精神追求。
[Abstract]:The porcelain pillow ornamentation in So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pillow decoration art in our country. The change of porcelain pillow ornamentation confirms the change of history. Poetic and picturesque is a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ression content of porcelain pillow ornamentation in Song Dynasty. The aesthetic taste expressed in the ornamentation content just confirms the decline or prosperity of society. Free and diverse forms of expression were a very obvious feature of porcelain pillow decoration art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rt of porcelain pillow in the later period. In fact, the unfettered composition provides a freer platform for the expression form and language of porcelain pillow ornaments, and the glaze color echoe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the instrument type and glaze color, and enriche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porcelain pillow. The porcelain pillow decoration in Song Dynasty has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rich content and colorful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it combin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poetry,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rt of porcelain pillow decoration. The porcelain pillow ornaments in Song Dynasty set the great success of porcelain ornaments, and contained th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square circle. Most of its ornaments take the broad social life as the theme, absorbs the artistic quintessence of the art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through the summary and extraction of the craftsmen, with skillful engraving, drawing, picking, painting skills and ingenious strokes. The porcelain pillow art has rich folk customs and profound artistic connotation, showing the lively life scene of the citizens, the cordial and lovely local friendship and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expressing feelings among the scholars.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苗;;浅谈麦积区博物馆馆藏唐鸾雀菱花镜的艺术风格[J];丝绸之路;2011年14期

2 刘颖;王智;;古代中国SM形纹饰起源探究[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3 朱云飞;孙金叶;;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设计观[J];华章;2011年23期

4 李慧;张然;;论明清青花瓷器艺术对现代包装器皿造型设计的影响[J];华章;2011年17期

5 徐楠楠;;浅谈中国画对中国彩陶纹饰的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6 刘彩平;;论陶瓷中的人物装饰图[J];陶瓷研究;2011年02期

7 乔岳;;瓷源寻珍——明代古瓷片纹样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8 张东;;一枕清凉入梦来[J];厦门航空;2011年08期

9 马彦;;论淮河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特点及成因[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周立;;试述元代民俗生活对瓷器造型及纹饰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泓;;从考古资料看西方动植物纹饰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及影响[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大方;;从古代“三肢纹钱”和“万”形纹饰看太阳神崇拜[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3 张茜文;;从纹饰角度看界首彩陶与民众生活的审美关联[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聪;;合范半两之我见[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5 李雪玲;;中国古代青花“鱼化龙”纹饰考[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宋建;;“马桥文化”试析[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册)[C];1981年

7 刘建国;吴大林;储云;;苏南周墓的一组报告[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册)[C];1981年

8 黄宣佩;孙维昌;;马桥类型文化分析[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册)[C];1981年

9 张平;;新和“龙马纹”陶器及相关问题[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钱青;;兽面纹簋的修复[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康年;清凉惬意话瓷枕[N];安徽日报;2005年

2 王舒羽;一枕清凉入梦来[N];吉林日报;2005年

3 劵者;沧海桑田话瓷枕[N];西部时报;2004年

4 云阳;多样瓷枕传千年[N];中国商报;2003年

5 张子英;异曲同工两瓷枕[N];中国商报;2004年

6 云阳;划花瓷枕入室生凉[N];中国商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生 李雪钦;类型丰富 纹饰多样[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康小兵;磁州窑瓷枕[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济南 王健丽;漫话唐长沙窑犀牛瓷枕[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梁赋;宋元瓷枕说经典[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丰;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曾甘霖;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闯;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王文广;中国古代碑之设计[D];苏州大学;2012年

5 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韩炳华;东周青铜器标准化现象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嘉;造物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壶”形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雪;“众工之迹”——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的“线”艺术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梅;宋代瓷枕纹饰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吕欣静;宋金时期瓷枕人物纹饰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禄亚娟;论中国古代瓷枕的文化特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4 王晓丹;宋代古典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刘春山;祥瑞瓷纹饰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6 孟德鸿;宋代植物纹饰意蕴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7 李翠;荆楚龙凤图形纹饰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规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丹;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贾璐;周秦青铜纹饰数字化研究与传播[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10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47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