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国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形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8 08:54
【摘要】:本文以国内发现的蒙元代时期的墓葬材料为基础,同时借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划分出中国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形制的分类。并根据墓葬形制的分类和随葬品组合总结出蒙元时期墓葬的地区特征。 前言部分简单概述了蒙元时期历史变迁及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和目前国内对于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研究概况。 从地表遗存、墓葬结构、墓葬壁画、砖雕以及仿木结构装饰等几个方面,对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形制进行类型划分。 墓葬地表遗存主要包括墓茔、石雕像、石碑、墓顶石、石堆和石块堆积以及祭祀建筑六类。 墓葬结构分为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土洞墓、石圹墓和砖石混筑墓六个类型。土坑墓根据墓内棺椁情况分为土坑竖穴砖椁木棺墓、土坑竖穴木棺墓、土坑竖穴骨灰盒、骨灰罐墓、土坑竖穴石函墓、土坑竖穴无葬具墓等六个亚型。砖室墓根据墓室平面形状和结构分为五个亚型,包括八角形穹隆顶砖室墓、六角形仿木结构穹隆顶墓、长方形和方形仿木结构砖室墓、长方形和方形砖室墓、圆形仿木结构砖室墓。石室墓按照墓室平面形状和结构分为四个亚型,八角形和六角形叠涩穹隆顶石室墓、方形叠涩穹隆顶石室墓、圆形叠涩穹隆顶石室墓、长方形和方形石室墓。土洞墓按照墓室平面形状分为长方形土洞墓、梯形土洞墓、方形土洞墓、圆形土洞墓、天然洞穴墓五个亚型。石圹墓根据墓内棺椁情况分为石圹石椁墓和石板木椁墓两个亚型。砖石混筑墓根据墓室平而形状分为圆形砖石混筑墓和方形砖石混筑墓两个亚型。 墓室壁画和砖雕装饰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型。主要包括墓主人夫妇的形象和活动图、侍者图、孝行图、杂剧题材、宗教题材以及其他花鸟山水图画, 仿木结构装饰主要有墓门和墓室内斗拱以及建筑山花类装饰等。 将中国北方地区分为元上都周围地区、达茂旗和四子王旗以及周围地区、东北地区、北京地区、河北和山东地区、陕西河南和甘肃地区、山西地区七个区域。元上都周围地区的墓葬地表遗存最大特点是带有墓茔,部分墓葬地表还有石块堆积,砧子山墓地的一些墓茔内还发现有砖塔、石供桌、石凳等祭祀建筑。墓葬形制主要是以土坑竖穴墓为主,随葬品种类以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具武器以及生活用品为主。达茂旗和四子王旗以及周围地区的墓葬多是汪古部墓葬,具有汪古部的墓葬特点。多数墓葬地表都有墓顶石或是刻有古叙利亚文的石碑,个别墓葬地表有石块堆积。墓葬形制主要以土坑墓为主,随葬品多是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以及体现其宗教特点的十字架和高脚杯等。东北地区的墓葬形制上主要是以砖室墓和石室墓为主。在壁画内容上多是表现墓主人蒙古族形象以及少数民族生活场景的壁画,还出现了体现佛教题材的壁画。北京地区发现的蒙元时期墓葬数量较少,墓葬形制多样。前期发现的墓葬规模较大,墓室内有精美壁画,后期发现的墓葬墓主人均为元朝重要品官,这些墓葬多数墓室较小且墓室内无装饰。这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发现的一套仿生活用具的小型陶冥器,在其他地区并未发现。 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墓葬形制以砖室墓为主,两个地区墓葬形制上较有的点的是都使用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并列石椁墓,还用浇铸灰浆的方法进行防腐保护。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壁画和砖雕的主要内容有墓主人对坐或并坐图、侍者图、孝行图、以花鸟山水画等。在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壁画墓中经常出现在墓室内的两个或者三个壁面装饰假门窗,使整个墓室看起来近似一个四合院的天井。山东地区的仿木结构装饰在北方地区的蒙元时期墓葬中较为复杂和华丽。 河南和陕西以及甘肃地区墓葬形制以土洞墓比较常见,还有另一种墓葬是传统的仿木结构砖室墓仿木斗拱已经大大简化,甚至不用。这一地区有些墓室壁画墓主人夫妇形象和服饰装扮都具有典型的蒙古族人形象特点,同时壁画内容反应的多为蒙古贵族的生活场景,如狩猎、宴饮以及放牧等景象。这些题材充分表现了蒙古贵族喜好牧猎和尚骑尚饮的民族特点。河南、陕西和甘肃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最有特点的是随葬一套灰陶冥器包括饮食器、仿古礼器和人物陶俑家畜俑等。在北方地区发现蒙元时期墓葬最多的是山西省,墓葬形制主要是带有壁画或者砖雕的石室墓和砖室墓。壁画装饰题材十分丰富,基本可以代表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题材内容。 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的研究做了简要总结,并指出文章不足之处。
【图文】:

平面图,山西,平面图,墓葬


A型双重式墓莹墓莹墙为“回”字形,分为内外两重。此类墓莹见于元上都砧子山西区墓葬(图2一1),共有三处。莹墙的墙体是用人工开凿的山石筑成的,平面略成方形。·般厚度在0.5一0.8米,高在0.8一,米之间。内莹地表用长方形的青砖铺设,墓葬均在内莹,,墓葬数量不等通,常分布在内莹的中部。B型院落式墓莹此类芋墙多使用人工_开凿的大石砌筑而成,莹墙厚度0.5一0.8米,高度0.8一1米。墓莹内横砌一道或者两道隔墙,将一个墓莹分为二进或者三进式的院落。此类墓莹主要是在砧子山西区墓地19、砧子山南区墓地20和卧牛石墓地2’发现。其中卧牛石墓地有1座带有一墓荣的墓葬

单体


旅葬形制这类墓诀J八墙多足川不规则的石块或是石片垒砌而成,仅有一道围墙。平而,}爹状多样,毛要有方形、长方J任、圆形和椭圆形几种(图2一3)。莹墙厚度0.5一0.8米,现存墙身高度0.7一 1.1米。根据莹墙的大小又可以分为三种,莹墙长度在20米以匕的为大墓荣,10米一20米之间的为中墓莹,10米以下的则为小墓笙。一般情况下,大型墓莹墙体较厚,小型墓莹的墙身较薄。大墓莹和中墓莹上要在砧f-l日南区发现,其中大蒙莹共清理发掘16座,中墓莹发掘22座。大墓莹内地表还往往立有碑揭、牌坊、石狮、石凳和供桌等。中墓莹内有的曾树立简陋的墓碑。小墓莹在砧子山发现数量最多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春松,贾洪恩;内蒙古翁牛特旗梧桐花元代壁画墓[J];北方文物;1992年03期

2 李国学;寇玉峰;张云峰;韩国祥;;朝阳市开发区仁济药材工地元代墓群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3 ;山东章丘青野元代壁画墓清理简报[J];华夏考古;1999年04期

4 徐苹芳;;关于宋德方和潘德冲墓的几个问题[J];考古;1960年08期

5 代尊德;;山西太原郊区宋、金、元代砖墓[J];考古;1965年01期

6 ;山西新绛寨里村元墓[J];考古;1966年01期

7 余扶危;;洛阳元王述墓清理[J];考古;1979年06期

8 胡新立;王正玉;;山东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3年09期

9 徐家国;;辽宁抚顺土口子村元墓[J];考古;1994年05期

10 朱晓芳;王进先;;山西长治市南郊元代壁画墓[J];考古;199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东;蒙元时期的蒙古人墓葬[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3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43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