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2 00:14
【摘要】:文物存放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文物的保存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应有的保护,部分长期存放的文物局部表面出现物理污损、颜色变化或漆皮及彩绘起翘。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需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制定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为此,通过冬(2008年1月30日至3月3日)夏(2008年7月28日至8月22日)两季在秦俑博物馆陶器库开展室内空气质量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SO2和NH3的质量浓度特征,同步进行了室内微气候的测定。结果显示,冬季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及所含主要水溶性离子浓度均高于夏季,并且同一时期室外均高于室内,但其中个别成分如Cl-及碳组分OC有机碳在夏季的库内浓度明显高于室外。此外有害气体NH3受高温及排放源影响其浓度表现出夏季库内高于库外,夏季高于冬季的现象。研究表明,库内微气候和污染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及来源略有差异。部分污染物浓度偏高,可能会对库内存放的脆弱文物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些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宁;张翔;袁悦;刘晓君;董继元;李利平;;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2 陈元生,解玉林;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S1期

3 张婷;曹军骥;吴枫;刘随心;朱崇抒;杜娜;;西安春夏季气体及PM_(2.5)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修光利;王大为;徐方圆;魏华;刘兆辅;张大年;吴来明;解玉林;;竹炭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低浓度氮氧化物[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2 魏华;修光利;刘兆辅;张大年;徐方圆;吴来明;解玉林;;光催化降解馆藏文物环境的低浓度NOx和有机酸[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3 周崇润;;关于《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说明[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3期

4 容波;李华;王亮;曹军骥;董俊刚;;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化学组成初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张丹;周志恩;张灿;孟小星;郑建军;吴莉萍;;重庆市主城区春夏季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5期

6 郭敏;邱祖明;熊涛;吴顺清;田志宏;;丝织品的氙灯光老化及污布制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7 韩毅;;大连现代博物馆空气品质调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9期

8 郭莉珠;;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本对策[J];档案学通讯;2006年03期

9 孙博;周仲华;张虎元;郑龙;;温度在夯土建筑遗址风化中的作用[J];敦煌研究;2009年06期

10 徐飞;文物保护技术新世纪展望[J];东南文化;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瑞;杨昌智;杨泽洪;;湖南省博物馆千年古尸展厅空调系统性能分析与改造[A];2005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光昕;;浅议天坛书画类文物的防潮措施研究[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 张曼晨;;文化遗产价值的保存与展示[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4 李华;曹军骥;杨雅媚;容波;连f ;朱振宇;;秦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房冬季室内空气质量初步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王菊琳;许淳淳;丁艳梅;;MBO对各种锈蚀状态的青铜表面缓蚀性能的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允丽;;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应急措施[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7 张宁;牛武江;李利平;;烟花爆竹烟尘对地表洁净水体的污染影响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8 陈潇俐;张金萍;;博物馆纸质文物库房环境监测与控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P.S.Zhao;F.Dong;D.He;X.J.Zhao;X.L.Zhang;W.Z.Zhang;Q.Yao;H.Y.Liu;;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for PM_(2.5) in the reg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hina[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升;金属薄膜试片在博物馆藏展材料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佘峰;兰州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沙尘天气对其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雷祖康;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强;基于生物矿化的石质文物仿生保护[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永礼;物理环境对古代丝织品色泽和丝质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9 马,

本文编号:2586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86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