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匈奴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流变

发布时间:2020-03-25 21:17
【摘要】: 匈奴青铜器不仅是北方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而其中的动物纹饰是匈奴青铜器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式,为我们研究两千多年前北方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外来因素和其发展的多元性十分强调,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是以今天的版图范围做蓝本的一个基本不变的整体,实际上,从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看,中国文明的形成、演变,尽管表面上仍保持了一种延续性,但实质上历史上也出现了分解与重组。而中国边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系最大的还是它的“北方地带”(东北、内蒙、新疆),匈奴青铜文化正是活动于这个区域范围内,因而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针对匈奴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的不同流布区域和造型各异的类型遗存,结合地理生态学、民族学提供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考古文物图像资料,来初步探讨它的艺术文化本质。由于现有的考古资料还不能对所有的演变做出充分的解释,因此在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成果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从思想根源和艺术造型风格等因素来研究艺术起源和演变,把物质活动和观念活动相统一起来是必要的补充。 匈奴民族的经济形态和活动范围,决定了匈奴青铜器动物纹艺术构成因素的多源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匈奴青铜器动物纹的初步探讨,初步辨识了影响它的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认为匈奴文化在具有一些东西方文化的若干共性的同时,又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进程,并在其演进交流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贡献,是当代发掘整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遗产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图文】:

示意图,匈奴,区域,示意图


图 1.1 匈奴主要活动区域示意图①方草原地区,,从地貌看,以太行山北部至大兴安岭南端一线为分为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别的自然区域。北方地区处在东南缘地带,降水分布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延伸,从东南向西北更

腰带,图纹,虎口,老虎


斗纹饰牌:虎伫立,前有兽屈卧在地,虎低头咬住兽的颈部。(图纹饰牌:羊四肢屈跪在地,正在虎口下,老虎恣意休闲,食羊若食。(图 2、8)饰牌:牛头纹两侧饰凹入叶状纹。(图 2、9)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76.41;J5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艺;;中华青铜器之瑰宝 陈璋壶的保护修复与研究项目起动[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2期

2 张懋昒;;当代青铜器辨伪[J];收藏;2011年07期

3 欣华;;“司母戊鼎”原是“后母戊鼎”[J];老同志之友;2011年11期

4 ;青铜器之尊——司母戊大方鼎[J];党的建设;2010年01期

5 王远方;;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完善与突破——从“四点分配式”到“五点分配式”[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6 郭颖甫;;为国之重器正名——“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J];中国档案;2011年07期

7 杨书娟;;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兽面纹浅析[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刘岚;郝道合;;浅谈博物馆青铜器名称英译策略[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9 李清振;;青铜时代文化转型与工艺美学观分析[J];大家;2011年16期

10 周京;;金[J];天下美食;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强;;探讨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高微;;新干青铜器现状与博物馆的关系[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元;;望谟出土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杨毅;;超声波清洗青铜文物[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叶心适;刘林西;甄刚;张津生;陈静;靳华强;;高能光束熔覆焊接技术修复青铜器工艺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理中;;黔西南州发现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万俐;徐飞;陈步荣;朱一帆;;青铜戈上泡锈(发锈)腐蚀形貌及其组成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汪庆正;;汪庆正先生讲话[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9 程瑞秀;;青铜器上写实动物纹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10 冯绍彬;冯丽婷;胡芳红;张雷;;氯化亚铜加速青铜器腐蚀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爱国;仿古青铜器 远走千万里[N];洛阳日报;2010年

2 王健;免费开放 青铜器博物馆准备好了吗?[N];宝鸡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西民;今起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免费开放[N];宝鸡日报;2010年

4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博物馆 王晓林;新见西周董国青铜器[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杨树文;青铜器与锡文化的历史渊源[N];红河日报;2010年

6 林胜 铜陵佳茂雕塑铸造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浅谈青铜器的分类[N];安徽经济报;2010年

7 方言 叶明e

本文编号:2600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00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