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辽西东部区春秋晚至战国时期非燕遗存文化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4:02
【摘要】:论文从辽西东部区诸墓地或墓葬的墓向、形制、殉牲,以及随葬陶器、铜剑等遗物的聚类分析入手,将其分为东大杖子、三官甸、水泉、乌兰宝拉格、王坟山、五道河子等六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类型。参照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不同文化类型的分布、年代、文化内涵、渊源等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初步厘清了该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诸遗存的演进过程与相互关系。论文研究表明:辽西东部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遗存不能统称为“凌河文化(或类型、遗存)”,即使是含东北系铜剑的三类遗存也不宜合并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其中东大杖子类型在保持本地早期和尚沟类型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辽东、辽河平原地区的同期相关文化因素,同时与燕文化保持极为密切的关系;三官甸类型整合了辽西地区早期的多种文化因素,与燕南地区玉皇庙文化及与之相关的五道河子类型关系密切,与燕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乌兰宝拉格类型则是在水泉文化基础上,受东大杖子类型、王坟山类型的影响产生。王坟山类型独具特点,应非含东北系铜剑遗存,或许一直与燕族群关系密切。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多种类型出现,与本地区强势文化衰落尚未形成一定范围的政治实体有关。战国中期以后,水泉文化消亡,含东北系铜剑遗存以东大杖子类型为核心,加之王坟山类型,对燕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奠定了燕置右北平、辽西两郡的文化基础。
【图文】:

南区,水泉,老爷庙,墓葬


标本水泉南区 M42:2,腹中部带有数组弦纹,或为 A 型与弦纹壶结合的变体(图1-4:7)。甲 Bb 型:领稍短,内凹明显。标本水泉南区 M105:1,肩、腹部饰有弦纹带(图 1-4:8)。甲 C 型:粗长颈、颈部竖直。见于王坟山南区墓葬。标本王坟山南区 M122:12,夹细砂灰褐陶,侈口,圆唇,扁圆腹(图 1-4:9)。

水泉,杖子,南区,拉格


见于东大杖子、乌兰宝拉格两处墓地及水泉南区墓葬。标本东大杖子墓16:12,夹细砂灰陶,(图 1-8:1);标本东大杖子墓地 M44:5,夹细砂灰褐陶,局光,腹上部饰多组弦纹(图 1-8:2);标本水泉南区墓葬 M29:1,泥质,钵口,,腹上部饰数组弦纹(图 1-8:3)。甲 Ab 型:直领。见于东大杖子墓地、水泉南区墓葬。标本东大杖子墓地 M4:2,泥质红褐陶夹,通体抹光,圆唇,侈口,溜肩,鼓腹(图 1-8:4);标本水泉南区墓葬 M34:质,圆唇,溜肩(图 1-8:5)。甲 B 型:大口高折沿垂腹。见于乌兰宝拉格墓地、水泉南区墓葬及河汤沟 M7401。标本河汤沟 M7401:5,砂灰褐陶,尖唇,溜肩,鼓腹略垂(图 1-8:6);标本水泉南区 M86:1,敞口,,腹上部饰戳点纹(图 1-8:7);标本乌兰宝拉格墓地 93ASWM1:3,泥质灰黑陶口,扁垂腹,,腹部饰两条较浅的平行线,内划刻斜线纹(图 1-8:8)。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殿春;万欣;王成生;孙建军;田保才;王振来;徐江勤;徐韶钢;王爽;华玉冰;张依依;肖俊涛;齐军;赵代盈;王贺;张明合;王晓磊;仲蕾洁;;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2000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5年11期

2 毕经纬;;铜(钅和)研究[J];考古学报;2015年04期

3 孙璐;孙金松;刘丽娜;;东北地区先秦时代车马具研究[J];草原文物;2015年02期

4 万雄飞;白宝玉;孙建军;;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2002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4年12期

5 高振海;孙建军;华玉冰;徐韶钢;;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7的发掘[J];考古;2014年12期

6 王继红;吕砚;;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下)[J];文物春秋;2014年01期

7 王继红;吕砚;;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上)[J];文物春秋;2013年06期

8 潘玲;于子夏;;朝阳袁台子甲类墓葬的年代和文化因素分析[J];北方文物;2013年01期

9 洪猛;魏明江;;略谈后太平遗址青铜时代遗存有关问题[J];北方文物;2012年04期

10 付琳;王立新;;朝阳袁台子周代墓葬的再分析[J];北方文物;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洪猛;玉皇庙文化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佳灵;东大杖子墓地葬制初步考察[D];辽宁大学;2018年

2 赵鹏;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3 仲蕾洁;东大杖子M40初步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4 张依依;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王双超;袁台子墓地东周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洪阳;朝阳袁台子出土的战国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郑淑敏;后太平墓地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梁会丽;后太平墓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武志江;井沟子西区墓地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4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64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