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关中地区城隍庙价值传承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2:02
【摘要】:城隍庙是古代人们供奉和祭祀城市保护神的场所,也是我国传统民间信仰的载体之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明初统治者的重视,城隍庙逐渐演变为官方主导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兴建。关中地区的城隍庙也基本成型于明清时期,在当时起到了维系封建统治社会思想稳定和警示地方官吏的作用。但因时代变迁和新思想的兴起,其传统信仰功能逐渐被摒弃,成为单纯的庙宇空间,发挥着存储、庇护等功能。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城隍庙从“被破坏”到“被保护”的过程反映了人们对建筑遗产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其庙会活动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也赋予了城隍庙更多元的价值。在今天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城隍庙这类历史建筑,就应该站在当代社会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城隍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使更多的人们意识到城隍庙的价值,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结合关中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等无形文化遗产资源,使城隍庙的保护工作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发挥守望“城市精神”的归属感、展现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的独特作用。本文从文物建筑保护的角度入手,对关中地区城隍庙进行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历程、功能演变、分布特征和保存现状,从中选取保存状况好、保护级别高的五座城隍庙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为理论背景,解读关中地区城隍庙在当代社会体现出的价值,分析其在价值传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引入“场所精神”概念,提出城隍庙“城市精神”的归属感,据此讨论五座城隍庙在文物建筑开放政策背景下如何凝聚“城市精神”、展现区域特色文化内涵,使城隍庙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全面的保护。
【图文】:

区划图,城隍庙


本文所论述和调研的城隍庙所属区域皆以此为准。图 1 陕西地理区划图 图 2 关中地区行政区划图1.4.2 城隍庙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信奉“万物有灵”,保卫生活家园的城墙和护城河也不外如是,所以人们将可以保护城市的建筑物或者主持修建工程的人奉为城市守护神,逐渐演变为“城隍神”,随后就有了供奉神的场所——城隍庙。 城隍神作为城市的保护神,必然与古代城池、城市的兴起、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学者研究城隍祠(庙)产生时间的学术成果进行文献分析,可知对城隍神的祭祀在春秋战国之际大体形成,城隍庙最晚至东汉、三国之时出现,且从地域分布上看,庙宇主要分布于江南地区[2]。赵与时《宾退录》中提到了纪信、灌婴、范增、萧何分别为南方某地的城隍神,,可见人们常常将生活中聪慧、正直、勇敢的已故英雄人物奉为城隍神,来祈求保护自身安全[3]。因此大致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各地都会为城隍建庙祭祀,希望城隍神能保佑地方平安,在社会环境背景的不断发展中,其影响程度也随之扩大,城隍神也从最初的保护城市居民,变成了统治者宫廷政治斗争的武器。足以可见在封建社会统治末期,修建城隍庙信仰城隍神已经是地方统治者维系安全和团结人心的体现,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全国共有近 1500 座规模各异的城隍庙[4],关中地区各府州[1]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网站.新编陕西省志[DB/OL].http://www.sxsdq.cn/sqzlk/xbsxsz/szdyl/dlz/,2018-01-25[2]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信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万物有灵,守护神


图 1 陕西地理区划图 图 2 关中地区行政区划图隍庙社会时期,人们信奉“万物有灵”,保卫生活家园的城墙和护城河也不外如将可以保护城市的建筑物或者主持修建工程的人奉为城市守护神,逐渐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红岭;;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周坤;颜珂;王进;;场所精神重解:兼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于衍学;;中国大陆城隍信仰研究述评(1978~2012)[J];陇东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刘世天;;城隍信仰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J];中国道教;2013年06期

5 王存奎;周志钧;;民俗学视角下城隍信仰的社会功能初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丁蕊;;宗教信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城隍信仰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07期

7 贺嵘;毕景龙;;“唐皇城复兴”背景下的场所精神复兴——以西安都城隍庙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8 宋莉;;陕西地区城隍庙的文化艺术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丝绸之路;2012年02期

9 宋莉;;陕西省扶风城隍庙的建筑布局探析[J];文物世界;2011年01期

10 张传勇;;明清陕西城隍考——堡寨与村镇城隍庙的建置[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丛桂芹;价值建构与阐释[D];清华大学;2013年

2 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前嘉;陕西扶风老县城城隍庙片区更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肖丽雯;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3 雷婧文;扶风城隍庙建筑艺术形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龙;古城记忆视角下建筑遗存周边新建空间形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崔译丹;兰州城隍庙的现状及保护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清娟;城隍信仰的当代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7 张秋红;当代城市民间庙会的建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8 黄超;城隍信仰初探[D];湘潭大学;2011年

9 谢玲玉;宋代城隍信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南红国;西安都城隍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7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67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