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汉代画像中的“树木射鸟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7:27
【摘要】:画像内容及意义是汉画研究的基础与重点,只有正确解读了画面的基本内容,才能进一步研究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和礼仪习俗。汉画中表达各类意义的形象组合很多,本文将其中数量较多的形象组合“树木射鸟图”作为研究对象。 导论部分阐明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视角及方法。第一章首先对汉代画像中“树木射鸟图”的地域分布及图像构成进行资料性的介绍,进而提出目前研究成果存在的疑点,形成本文的外围研究。第二章将汉画像石、砖等置入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中,从民间文化的主体精神——生命意识入手,探寻战国时期与汉代“树木射鸟图”有着亲缘关系的艺术样式,考察形象组合内部构成元素及其前后发展变化的情况,力图从艺术发展的承继关系与规律方面确立“树木射鸟图”构成元素的基本含义。第三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普通民众的礼仪思想和生命意识进行深层的挖掘,通过汉代画像中“树木射鸟图”组成元素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的现象,分析形象组合中新增加的元素同样是汉代人生命意识的体现,更加印证了这一形象组合所表现的是汉代人祈求生命不息、子孙后代昌盛、宗族血缘稳固的深层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522;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洽;中国古代的神树崇拜[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赵殿增,袁曙光;“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石)的组合与主题[J];四川文物;1990年06期

3 张遐龄,陈鑫明;泸州出土汉画像石棺鱼雀图考[J];四川文物;1991年01期

4 赵殿增,袁曙光;从“神树”到“钱树”——兼谈“树崇拜”观念的发展与演变[J];四川文物;2001年03期

5 汪小洋;汉画像石中射鸟图像的宗教认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关天相;冀刚;;梁山汉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05期

7 ;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J];文物;1976年03期

8 杜恒;;试论百花潭嵌错图象铜壶[J];文物;1976年03期

9 韩伟;曹明檀;;陕西凤翔高王寺战国铜器窖藏[J];文物;1981年01期

10 张子中;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顾森;;渴望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2709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09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