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宋元明清学者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9:20
【摘要】: 近年来,关于唐代墓志的研究很广泛,成果也很多。唐代墓志已经成了隋唐五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近代以来唐代墓志的著录和研究深受前人影响,但是针对有宋以来直到清末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的总结性研究方面却依然空白。近代学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只是在研究石刻文献时少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对有宋至清的学者对主要在传统的金石学框架下展开的唐代墓志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对一些典型著作中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的讨论,大致勾画出清末以前唐代墓志著录与研究的基本情况,并对学者在进行这项研究中所运用的史学方法以及体现的文献学思想进行总结,突出唐代墓志研究对于文献学、隋唐五代史料学以及文体学等学科的贡献,填补了学术史的空白。 在两宋时期唐墓志著录与研究这一部分,把两宋学者的唐代墓志研究分为三类,一是以时间为序著录唐墓志并对其内容进行考证,以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为代表;二是以地域为据著录唐墓志,以陈思的《宝刻丛编》为代表;三是以人物身份为据著录唐墓志,重点讨论了《宝刻类编》、《文苑英华》、《唐文粹》三部书。特别对于陈思的《宝刻丛编》一书,笔者在文中纠正了徐自强、吴梦麟所著《古代石刻通论》认为我国最早的地域石刻专著是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的说法。针对学者普遍认为唐代墓志的研究开始于清代的说法,指出陈思的《宝刻丛编》在唐代墓志研究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元明时期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这一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以辑录全文的方式著录唐代墓志和研究唐代墓志文体的“义例”之学,指出元明时期的唐代墓志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研究方面,开创一门新的金石义例之学。把从潘昂霄《金石例》开始的“金石义例”进行了梳理归纳与总结,指出其中所体现的史学思想和方法,并指出其对于现代唐代墓志文体学研究的贡献。 最后把清代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分为考证题跋、存目录文、金石义例、综合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突出钱大昕、王昶、陆增祥三者在唐代墓志的著录与研究上的贡献。指出了钱大昕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考证包括墓志在内的金石文献,把墓志对于史学研究的意义扩大化,为后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和更具借鉴意义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得唐代墓志的史学价值更为广泛的显现出来。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收录唐代墓志数量更多,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研究角度更加全面,对唐代墓志在隋唐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发掘的也更为深入,具有总结性意义。在这一章中,也指出了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张玄弼家族世系中的一处错误,并对陆增祥在《八琼室补正》中所持观点加以肯定。指出《八琼室金石补正》在唐代墓志的著录和研究史上是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著作。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权;;樊光春新著《西北道教史》评析[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2 聂顺新;;《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考伪[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4期

3 王丽霞;朱鸿;;《海宁图书馆藏金石拓本》的地方特色[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其yN;;晚唐《春宫(杲页)娘墓志石》小札——兼读晚唐相关墓志小品及其他[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2 王其yN;周晓薇;;隋代墓志铭祛伪三例[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南志秀;;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270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0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