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析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

发布时间:2020-06-27 02:58
【摘要】:两汉时期,中央政权有了巩固和发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艺术方面也有了蓬勃的发展。乐舞百戏开始流传盛行并逐渐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内容。国家有专门设立的乐舞机构,负责搜集并管理雅乐和俗乐。这些机构的建立,培养了大批具有高专业水平的歌舞伎人,大规模的采集民间歌舞,对汉代乐舞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汉画像石是汉代贵族的墓葬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其雕刻内容丰富,有很多乐舞形象。我国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其中南阳汉画像石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且数量众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从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出发,立足在对舞蹈图像的直观感受上来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汉代乐舞的时代背景。对现出土的南阳汉画像石进行概括总结,探究其乐舞形象的艺术内涵和审美特征,进而了解汉代的艺术、民俗文化。从服饰、舞姿、身韵以及技艺结合等方面论述汉代舞蹈对于中国舞蹈史的影响。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南阳汉画像石中乐舞形象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从目前的专著和学科现状来看,对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从舞蹈史上来看,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本文运用了把现出土的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客观分析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 第二部分分析南阳汉画像石的背景和概况。汉代时期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文化艺术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宫廷中出现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促进了乐舞的发展,舞蹈种类也变的繁多。随后介绍了南阳现出土的墓室,具体分析了南阳汉画像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有艺术风格。 第三部分论述南阳汉画像石中乐舞形象的审美内涵和特征。审美内涵主要从音乐的丰富多样、舞蹈的抒情达意,舞者形象夸张但不失质朴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舞者形态的“翘袖折腰”和“轻、柔、飞”两方面具体论证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进而从四个方面论述汉代舞蹈对后世舞蹈的影响。服饰方面主要分析了水袖对唐代乐舞和戏曲水袖以及中国古典舞的影响。舞姿、舞蹈语汇方面从水袖动作的元素和身体的舞姿来进行论述。身韵上主要结合中国古典舞中的“形、神、劲、律”四点来论证中国古典舞对汉代舞蹈的发扬和继承。最后从技艺结合方面来论述汉代舞蹈已经不再是炫耀技巧,而是会随舞蹈内容的变化和内心情感的需要来编排舞蹈,这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欣;;论南阳汉画像的乐舞形态及音乐文化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宋治民;;论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3年08期

3 黄运甫;闪修山;;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象石墓[J];考古学报;1980年02期

4 赵成甫;;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J];考古学报;1990年04期

5 李幼馨;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音乐艺术[J];南都学坛;1992年04期

6 陈峰;汉画中的楚舞蹈艺术[J];南都学坛;1994年02期

7 王强;从汉画看汉代服饰[J];南都学坛;1999年05期

8 冯建志;试论建鼓在汉代乐舞百戏中的作用[J];南都学坛;2000年05期

9 苏丹;从汉画看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J];南都学坛;2001年04期

10 吴金宝;;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区域文化特征[J];南都学坛;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731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31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