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古耀州瓷研究中的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76.3;O59
【图文】:
3.23.2古耀州瓷胎NAA数据的动态模糊聚类分析把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得的每个耀州瓷胎样品的29种元素的含量,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分析,得到如图3.9所示的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5’〕。对于各个不同的兄,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用F统计量(最佳闭值公式)计算兄最佳值,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闲值兄二0.833,这时样品分为以下10类〔’2]:第1类:从Y3b到Y63b,共24个样品。在这一类中,又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包含13个样品,从Y3b到Y3lb。这一组是唐、五代时期的样品,当兄 =0.852时它们聚为同类
DatabaseDesktop建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科威,于冰,童波;全国文博系统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J];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2 戴春燕,杜锋;浅谈古陶瓷的鉴定方法[J];佛山陶瓷;2005年01期
3 李虎侯,梅屹,孙景信,王玉琦,陈冰如,张元吉;龙泉青瓷中微量元素的活化分析[J];硅酸盐学报;1984年03期
4 赵维娟,谢建忠,李国霞,高正耀,李融武,张斌,冯松林,黄忠祥,贾秀琴,韩松;用指纹元素分析古汝瓷和古钧瓷的起源关系[J];核技术;2002年06期
5 李融武,赵维娟,李国霞,谢建忠,郭敏,张斌,吴哓力,姚桂芳,高正耀,冯松林,黄忠祥,贾秀琴;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郊坛下官窑与清凉寺汝窑的原料来源[J];核技术;2004年08期
6 夏君定,王维达,梁宝鎏;元代云龙纹象耳瓶的热释光年代测定[J];核技术;2005年05期
7 高正耀,王杰,陈松华,黄忠祥,韩松,贾秀琴;古钧瓷和现代钧瓷的模糊聚类分析[J];核技术;1997年09期
8 徐安武,王昌燧,池锦祺,李明传,孙培艳,舆水达司,河西学,栉原功一,户村健儿,邹厚本,汪遵国,钱锋,陈铁梅,严文明;新沂县花厅遗址出土古陶器产地的INAA研究[J];核技术;1997年12期
9 冯松林,徐清,冯向前,雷勇,程琳,汪燕青;核分析技术在古陶瓷中的应用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01期
10 高正耀,赵维娟,李国霞,谢建忠,韩国河,冯松林,范东宇,张颖,柴之芳,李融武,张仲立,朱君孝;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料来源的中子活化分析[J];中国科学(A辑);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2737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3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