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中原地区祭祀遗址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6:45
【摘要】: 周代祭祀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整个社会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周代各诸侯国祭祀遗址遗存大量发现,为祭祀内涵的全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使结合文献及考古材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梳理成为可能和必要。周代祭祀在考古学上主要体现为祭祀坑坎的形式,祭祀内涵中的祭祀用牲和祭祀用器对于探讨周代祭祀习俗,揭示周代祭祀的理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记载,对考古所见周代主要诸侯国的祭祀遗址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地层学原理,结合祭祀牺牲的埋置向位等因素,对祭祀坑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用器及用牲的特点,以期揭示周代祭祀的特点和理念,同时探讨了周代墓祭的演化和周代宗庙、社稷祭祀的等级问题。 本论文分六大部分: 绪言部分提出了选题的价值,指出周代祭祀对周代社会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对考古发现的周代祭祀遗存进行了简单介绍,进而总结其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 第二章利用考古发现对于一直存在争论的墓祭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墓祭是存在于周代的,滥觞于晋侯墓地时期,是陵园制度之前一种现象,其祭祀用牲、用器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三章对出土材料丰富的宗庙和社稷祭祀遗址进行探讨,系统梳理其祭祀用牲的种类、方式、组合,用器种类、方式等,本文认为,该类祭祀用牲存在着多用羊、牛、马的传统,各祭祀遗址的祭祀用牲组合存在分组的情况,一组可能为一次祭祀的结果,一次祭祀存在使用同一种牲类或不同牲类两种情况,存在全牲祭祀和部分祭祀两种处理牲类的方式,各祭祀遗存的用器用牲体现了周代祭祀的等级性。 第四章本文考察了这两类祭祀以外房屋营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祭祀遗存和山川祭祀遗存等祭祀形式,对其进行了简要探讨。 结语部分对正文涉及问题及推论做了总结性的概括,指出目前对祭祀遗址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遗址性质深入判定困难、材料提取及检测力度不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8
【图文】: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乐器坑平剖面图①第三节墓祭起源与变迁试析
乐器坑K16复原图②,碑搏钟Al一10A组钮钟B1一BIOB组钮钟5陶埙①河l菊省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第50一69页
本文编号:2740788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8
【图文】: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乐器坑平剖面图①第三节墓祭起源与变迁试析
乐器坑K16复原图②,碑搏钟Al一10A组钮钟B1一BIOB组钮钟5陶埙①河l菊省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9月,第50一69页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坤;洛阳地区东周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宇;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贾尧;侯马哛祈遗址新月小区祭祀遗存的动物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方琳;两汉的庙祭与墓祭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杨谦;商代中原地区建筑类祭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0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4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