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襄汾陶寺等遗址的植硅石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2 19:44
【摘要】:我国的农业考古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进展迅速,特别是在史前农耕遗存的发现和研究上有突破性的成就,将稻作农业的历史推进到1万年以前。但是,与南方的稻作农业相比,在中国古代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研究却开展得很不充分,基本成停滞状态。关于粟作农业的起源等问题,虽有一些散见的文论,但十分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述。本论文在对已发表的有关北方农业起源与发展状况的考古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通过植硅石分析方法来探讨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情况。 植硅石是沉淀于某些高等植物体内(细胞壁、细胞腔内部或细胞之间的间隙)的含水非晶态二氧化硅。植硅石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复制”细胞体的三维形态,其形态特征主要依赖于植物组织及细胞的形态类型。因此,根据植硅石的形态特征,便可鉴定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并进而分析和诠释各种沉积环境下的植硅石纪录。植硅石分析就是根据植硅石的原地沉积特性及其形态上的种间特异性,对比分析土壤中所含植硅石的大小、形状、种类及丰度,并依此推断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和(或)产量,复原古代植被环境、气候以及探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一种古生物学方法。 论文首先通过对现代谷子植硅石形态的分析,发现谷子颖片表皮有一种带特殊表面纹理的大片表皮细胞群的植硅石,这种薄而透明,纹理规整的植硅石形态非常特别,应该是具有鉴别意义的植硅石形态。结合文献,作者认为能够据此从考古土壤样品中鉴别出粟类作物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作者选取了我国文明形成时期比较重要的两个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和河南新密新砦遗址)进行了植硅石分析。在这两个遗址中都发现了粟作农业的存在。 陶寺遗址,是我国目前已知黄河中游地区唯一的史前城墙、宫殿、大贵族墓葬、观象授时及祭祀遗存俱全的都邑聚落,与古史传说记载的尧舜关系密切。陶寺遗址植硅石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陶寺文化时期温暖偏湿的大环境背景与孢粉分析大致吻合。而中梁一带大量芦苇扇形植硅石则印证了陶寺遗址南高旱、北低湿的微环境差别,进而指示出陶寺遗址水稻田潜在的位置,对孢粉分析结果又是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878
【图文】:

裴李岗文化,锯齿


房基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以圆形为主,均为半地穴式。房基直径为.22米~.28米,个别达到.37米。室内边缘有柱洞。房基设有斜坡形或阶梯形门道,房内中间或后墙处有灶。房屋多为一间,个别遗址内也有二开至四开间的,大多依次扩建而成。房基附近有窖穴和灰坑。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除裴李岗外,还有新郑沙窝李和唐户村、密县羲沟、长葛岗河、临汝中山寨、许吕丁集、郊县水泉及巩县铁生沟等50余处,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部边沿与黄淮大平原过渡地带。’4e年代为6200B.C一5500B.C.。考古发掘表明,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聚落面积较小,文化堆积很薄,其营地面积很小,半地穴式窝棚的构造也非常简陋,显示出当时农业经济不够发达,‘}:.产力水平低下,其生活应该是艰苦和不稳定的。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和许昌丁村都有炭化粟出土,中,新郑沙窝李遗址的第二层(距地表0.5米)有一片比较密集的炭化粟颗粒。

石磨,裴李岗文化


房基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以圆形为主,均为半地穴式。房基直径为.22米~.28米,个别达到.37米。室内边缘有柱洞。房基设有斜坡形或阶梯形门道,房内中间或后墙处有灶。房屋多为一间,个别遗址内也有二开至四开间的,大多依次扩建而成。房基附近有窖穴和灰坑。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除裴李岗外,还有新郑沙窝李和唐户村、密县羲沟、长葛岗河、临汝中山寨、许吕丁集、郊县水泉及巩县铁生沟等50余处,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部边沿与黄淮大平原过渡地带。’4e年代为6200B.C一5500B.C.。考古发掘表明,裴李岗文化遗址的聚落面积较小,文化堆积很薄,其营地面积很小,半地穴式窝棚的构造也非常简陋,显示出当时农业经济不够发达,‘}:.产力水平低下,其生活应该是艰苦和不稳定的。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和许昌丁村都有炭化粟出土,中,新郑沙窝李遗址的第二层(距地表0.5米)有一片比较密集的炭化粟颗粒。

藤县,遗址,滕州,植硅石


图3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青莲岗,后因藤县北辛最为藤县北辛、充州王因、泰安岗等,’4c年代约为5300B.c最早的旱作农业遗存属北辛滕州北辛遗址出土的陶钵底;济宁张山遗址出土的碗底,1997年在西河遗址选取的些哑铃形植硅体含量较高,黍亚科的典型植硅石形态,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钦华,张江凯;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史前稻作农业的植硅石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刘军社;;黄河流域史前粟作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宝鸡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刘景芝;华北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文化初探[J];北方文物;1994年04期

4 杨志荣,索秀芬;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5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1期

6 游修龄;稻文化和粟文化比较[J];中国稻米;1996年01期

7 陆巍,吴宝鲁;中原新石器文化与古气候的关系[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8 方酉生;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兼评《来自“新砦期”论证的几点困惑》[J];东南文化;2002年09期

9 王才林,汤陵华,佐佐木章,藤原宏志;植物蛋白石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上的应用[J];东南文化;1997年03期

10 朱乃诚;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文祥;刘东生;;试论黄土、黄土高原与原始农业和文明的关系[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石兴邦;;粟作农业与中国文明的形成[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本文编号:2752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52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