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帝陵模印砖画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1:33
【摘要】:模印砖画是墓室内用于装饰的一种壁画形式,在东晋至南朝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广泛用于不同等级的墓葬中。在南朝的帝陵中,模印砖画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其图像内容本身也是墓葬制度的一部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作为较有代表性的图像,通常被认为表达了南朝统治者对高士的向往。实际上,从其图像细部的一些隐含内容推断,该图像或为表达墓主灵魂升仙过程的一个步骤,含义为竹林七贤授予墓主灵魂长生不死的玉浆及丹药,并为墓主灵魂吟诵超度。梳理了《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砖画中的图像题材,并通过模印砖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出该图像内容为墓主灵魂驾乘青龙、白虎在羽人引导下前往天界。结合新发现的资料,试图还原部分已残毁的模印砖画图像,在对比汉代相似题材后提出墓室顶部可能为绘有日月及四神的天象图题材,或许即为图像序列中墓主灵魂前往的目的地。由此还原南朝帝陵模印砖画完整的图像,在具有南朝时代特征的外表下,保留了汉代墓葬艺术的传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9.44
【图文】: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图像意义长江下游地区的南朝墓葬中,多装饰有模印砖画,其中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最具代表性。在被推定为刘宋时期的南京油坊桥宫山墓,及位于丹阳胡桥仙塘湾、胡桥吴家村以及建山金家村的三座南齐帝陵中,均出现了该砖画。所不同的是,南齐帝陵中除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以外还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及《出行仪仗》等砖画[1],这或许代表帝陵在南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定规制。尽管油坊桥宫山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相较丹阳的几座墓葬砖画在人物顺序及相貌等方面有些许差别,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题材和图像内涵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油坊桥宫山墓的砖画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选择以油坊桥宫山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为研究对象。以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为例[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分为两幅对称地嵌砌于图 1、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献记载,“竹林七贤”与饮酒行为关系盛具中的饮品应为酒类无疑,图像表现了“竹贤”与酒类题材的结合实属惯常,因此对酒酒仅仅表明了名士们的嗜好,还是在图像意的属性上寻求线索。、杜康这样的传说人物,到考古发现的新石器不过,上古时期的酒类并不像今天仅作为日常类与医药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南北朝之前的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汤液醪醴论》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古人对酒在
与逝者对长生不死的希冀有关。如果说魏晋名士对酒的偏爱源于逃离政治黑暗的初衷和养生方面的追求,那么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名士饮酒的习俗有发散五石散毒性的目的[1]。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图 4),最初可能是张仲景针对风邪病发明的药方,由石钟乳、石硫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五种配方组成[2],名士何晏将其作为保健养生的药物日常服食,后遂大行于世。作为魏晋名士代表的“竹林七贤”,应当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服食风气的影响。从图像来看,砖画人物的服饰均具有魏晋名士褒衣博带的特征,着装宽松甚至衣不蔽体,这里面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嵇康和向秀。嵇康的衣襟敞开,可以清晰地看到表现胸部肌肉的线条,这与文献中所载服食五石散之后,身体燥热而必须通过减少衣物来散发热量的状态相符。而向秀衣衫蓬乱的情况更为明显(图 5),其左肩的衣领位于腰部,从身体倚靠在树干上的姿态来看,很像刚经历过剧烈运动而浑身乏力的样子,其双目垂闭的表情也显得颓然和疲惫。据此或可以推断,此时的向秀正处于为发散五石散的毒性而进行大量散步之后的状态,人物的表情则是药物毒性发作瞬间或是为消除毒性而醉酒的生动记录。总之,尽管《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图像中并没有出现五石散一类的丹图 5、向秀局部图像
本文编号:280665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9.44
【图文】: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图像意义长江下游地区的南朝墓葬中,多装饰有模印砖画,其中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最具代表性。在被推定为刘宋时期的南京油坊桥宫山墓,及位于丹阳胡桥仙塘湾、胡桥吴家村以及建山金家村的三座南齐帝陵中,均出现了该砖画。所不同的是,南齐帝陵中除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以外还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及《出行仪仗》等砖画[1],这或许代表帝陵在南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定规制。尽管油坊桥宫山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相较丹阳的几座墓葬砖画在人物顺序及相貌等方面有些许差别,但它们具有相同的题材和图像内涵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油坊桥宫山墓的砖画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选择以油坊桥宫山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为研究对象。以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为例[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分为两幅对称地嵌砌于图 1、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献记载,“竹林七贤”与饮酒行为关系盛具中的饮品应为酒类无疑,图像表现了“竹贤”与酒类题材的结合实属惯常,因此对酒酒仅仅表明了名士们的嗜好,还是在图像意的属性上寻求线索。、杜康这样的传说人物,到考古发现的新石器不过,上古时期的酒类并不像今天仅作为日常类与医药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南北朝之前的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汤液醪醴论》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古人对酒在
与逝者对长生不死的希冀有关。如果说魏晋名士对酒的偏爱源于逃离政治黑暗的初衷和养生方面的追求,那么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鲁迅先生曾指出魏晋名士饮酒的习俗有发散五石散毒性的目的[1]。五石散又称寒食散(图 4),最初可能是张仲景针对风邪病发明的药方,由石钟乳、石硫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五种配方组成[2],名士何晏将其作为保健养生的药物日常服食,后遂大行于世。作为魏晋名士代表的“竹林七贤”,应当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服食风气的影响。从图像来看,砖画人物的服饰均具有魏晋名士褒衣博带的特征,着装宽松甚至衣不蔽体,这里面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嵇康和向秀。嵇康的衣襟敞开,可以清晰地看到表现胸部肌肉的线条,这与文献中所载服食五石散之后,身体燥热而必须通过减少衣物来散发热量的状态相符。而向秀衣衫蓬乱的情况更为明显(图 5),其左肩的衣领位于腰部,从身体倚靠在树干上的姿态来看,很像刚经历过剧烈运动而浑身乏力的样子,其双目垂闭的表情也显得颓然和疲惫。据此或可以推断,此时的向秀正处于为发散五石散的毒性而进行大量散步之后的状态,人物的表情则是药物毒性发作瞬间或是为消除毒性而醉酒的生动记录。总之,尽管《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图像中并没有出现五石散一类的丹图 5、向秀局部图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海宁;;南京新出南朝砖拼壁画墓价值初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 齐东方;;中国古代丧葬中的晋制[J];考古学报;2015年03期
3 沈利华;杨爱国;董补顺;祝乃军;雷雨;;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小村南朝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5年02期
4 王承文;;中古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考——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魏欣;;由“平”致安,缘“和”而“乐”——再议《声无哀乐论》“和”的音乐美学观念[J];人民音乐;2013年12期
6 刘卫鹏;刘勋涛;赵一杰;蒋巍;骆放放;陈益女;;浙江余杭小横山南朝画像砖墓M109发掘简报[J];文物;2013年05期
7 刘卫鹏;胡品;彭颂恩;刘勋涛;赵一杰;骆放放;蒋巍;兰廷成;;浙江余杭小横山南朝画像砖墓地M10、M12和M93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2年05期
8 陈池瑜;;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的史学价值及文题辨析[J];美术研究;2011年03期
9 陈池瑜;;谢赫《画品》的历史价值及若干问题辨析[J];艺术百家;2009年02期
10 汪小洋;;汉代墓葬绘画“宴饮图”考释[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80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0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