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07:58
   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指发现于大小凌河、辽东北部及下辽河、辽东南部及碧流河地区的文化遗存,其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殷商晚期至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左右。本论文主要包括对辽河流域地区商周之际的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梳理、外来文化出现的背景和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等内容的研究。本论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时空、对象,并根据辽河流域的地理形势特征对辽河流域做了分区说明,以及阐述了相关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土著文化进行分析。土著文化主要包括魏营子文化、新乐上层文化、望花类型、马城子文化、顺山屯类型、湾柳遗存、双砣子三期文化。第三部分:将辽河流域的外来文化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群分别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分布的特点。第四部分:对两种外来文化在辽河流域出现的背景、来源、与土著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五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871.3
【部分图文】:

辽河流域,分区图


图 1.1.2 辽河流域的分区图1.辽河上游 2.西辽河 3.东辽河 4.大小凌河 5.辽东北部及下辽河 6.辽东南部及碧流河1.2 研究综述目前在辽河流域地区,商周之际的考古工作并不平衡。就现阶段的发现与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靠近渤海及辽西走廊的大小凌河流域、辽东北部及下辽河流域、辽东南部及碧流河流域。而地处辽河流域北部的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老哈河)、西辽河、东辽河流域的发现较为零星,迫于资料限制,研究也较少。虽然各地区的考古工作与研究有所不平衡,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考古学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与认识,不仅在宏观上建立了文化框架,而且在微观上对各个文化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从宏观的视野上来看,朱永刚在 1998 年所发表的《东北青铜文化的发展阶

辽东,浑河流域,太子河,浑河


图 2.1 魏营子文化典型器物图1.花边鼓腹鬲 2.大口罐 3.绳纹钵 4.铜泡饰 5.金钏 6.铜镜 7.铜耳环 8.铜刀(1、2.喀左后坟;3、5.喀左和尚沟;4.魏营子墓葬;6、7.喀左道虎沟;8.阜新平顶山)2.2 辽东北部(浑河、太子河)及下辽河流域辽东北部主要是指西达辽河下游主河道及其支流秀水河流域、东至鸭绿江、南抵营口和丹东连线、北至第二松花江三个主源头这一考古文化区,其中主要的河流为浑河与太子河。下辽河主要是指辽河中游及其支流秀水河、柳河等。在这一区域,有关商周之际的土著文化主要有太子河流域的马城子文化与浑河流域的新乐上层文化。除此之外,在下辽河及其秀水河流域、浑河流域还发现许多商周之际的土著遗存,如顺山屯类型、湾柳遗存、望花类型等。由于下辽河流域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是辽西和辽东两个地区的连接地带,而且这一地区还

新乐,沈阳,清原


第 2 章 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土著文化流为基础对其进行介绍与分析。2.2.1 浑河流域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主要流经的市(县)有清原、新宾、抚顺、沈阳、台安等地区。与太子河在三岔河附近汇合后继续向南流入渤海。在商周之际,这里就有先人生存、繁衍的踪迹,这一地区的土著文化主要是新乐上层文化与望花类型等遗存。一、新乐上层文化新乐上层文化,是以辽宁沈阳新乐遗址上层遗存命名的[1]。h 于 1973 年在沈阳新乐市皇姑区新乐电工厂宿舍院内首次发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刚;李树义;韩玉岩;庞志辉;张宏涛;;沈阳市百鸟公园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J];文博;2015年03期

2 李树义;;关于新乐上层文化墓葬相关问题的探讨[J];草原文物;2014年01期

3 樊圣英;肖新琦;孙力楠;于海明;;辽宁大连市大王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东北史地;2014年02期

4 赵晓刚;李树义;;沈阳市千松园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3年09期

5 霍东峰;刘焕民;张全超;邵会秋;;沈阳市道义镇郭七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3年04期

6 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红山文化西台类型遗址简述[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7 熊增珑;;试论大小凌河流域商周之际窖藏青铜器的归属[J];文物春秋;2008年06期

8 苗威;刘子敏;;箕氏朝鲜研究[J];东北史地;2004年08期

9 王立新;;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J];考古学报;2004年03期

10 都兴智;关于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集刊;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牟童;辽宁东北部地区商周之际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高雪娇;双砣子三期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付永平;沈阳市区新乐上层文化考古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4 赵晓刚;沈阳地区新乐上层文化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1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