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西北汉简所见“传”文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4:09
   “传”是汉代通行文书,是人们平时出行需要随身携带的资格凭证,用以证明自己的合法移动资质。汉代的“传”为木质,通常写在长度为汉一尺到一尺三寸、宽度为汉二寸的木牍之上,根据书写人与书写习惯、书写目的的不同,字体多为隶书或草书。“传”文书有时还会写有编号,这种编号代表着开具机关与此机关某一时间段内所开具的“传”的数量,这样有利于官府进行整理与总结。“传”的使用人比较普遍,从官员到平民出行时均要携带。按照使用人的身份不同,可以将“传”分为官用公、私事“传”与民用公、私事“传”两种。官用公事“传”不用当事人自己申请,由派出部门直接签发,民用“传”则无论公私均需要自己申请。某些情况下官用“传”还会被称为“传信”,因为此时持有“传”不仅是为了出行,还可以使用官方用马。关于“传”的使用期限,应在考虑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到目的地、什么时候丧失使用价值三个因素的情况下确定,并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传”有时称为“复传”,指的是“传”的原件不被目的地更换,而仍然可以被用于返回出发地的重复使用的情况。“传”的开具机关一般为公务派出机关或申请人所在地县级政府,在西北烽燧线上则为属于军事性质的候官。从“传”文书上的公文习惯性用语当中可以看出使用人在沿途将会接受包括县、邑、道、侯国、河津、关等处的查验。工作人员将按顺序对行人所持有的“传”、“致籍”进行查验,查验方法为对比本人情形与“传”文书所显示的信息是否一致,查验后会对相关文书进行誊抄并归还原件,誊抄后的“传”会存放在查验机关。其他存放“传”的地方还包括“传”的开具地、目的地。“传”如果丢失,需要失主主动上报,开具机关将依据存放在本地的“传”抄件对丢失的“传”原件进行寻找,这种失物招领有法可依并且还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传”文书所见的“客田”,是一种土地私有制性质的土地形态,由户籍不在田地所在地的人耕种。“客田”所出田租以实物的方式缴纳,所缴田租会被管理部门标注为“客某某”的形式。“传”文书显示的汉代“复作”刑期已经超过一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法律本身的修改或者“复作”作为减刑后的适用刑罚时,在执行中会有时间长短上的相应变化。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691;K87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涛;;论汉初《津关令》的立法目的[J];法制与社会;2015年35期

2 徐燕斌;;两汉金石纪法述考[J];法律史评论;2014年00期

3 李银良;;汉代通关凭证——“传”与“过所”关系考辨[J];殷都学刊;2015年01期

4 凌文超;;秦汉魏晋编户民社会身份的变迁——从“士大夫”到“吏民”[J];文史哲;2015年02期

5 黄艳萍;;汉代边境的家属出入符研究——以西北汉简为例[J];理论月刊;2015年01期

6 田家溧;;汉简所见“致籍”与“出入名籍”考辨——以肩水金关简为中心[J];史学集刊;2014年06期

7 张英梅;;试探肩水金关汉简中“传”的制度[J];敦煌研究;2014年02期

8 郭琳琳;杜鹏姣;;出土汉简中的“传”与出入名籍[J];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06期

9 侯宗辉;;汉代“私从”的身份与政府管理探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杜鹏姣;;试论汉简中的“致”和“致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烨;;略述汉简所见之“传”及其与“过所”的关系[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晓伟;秦汉通行凭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杜鹏姣;汉代通关文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3 李银良;战国及秦邮传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朱翠翠;秦汉符信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益;汉唐关津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李家钊;两汉救荒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1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1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