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从墓葬看汉代黄河上游地区匈奴的汉化过程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7-04-03 12:13

  本文关键词:从墓葬看汉代黄河上游地区匈奴的汉化过程及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将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汉代匈奴墓葬和汉族墓葬在动态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划分为西汉初期、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中期、东汉后期三个时段。首先在每一个时段内将两个民族的墓葬按墓葬形制、葬具、葬式以及随葬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在每个时段内匈奴民族的墓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汉民族丧葬文化因素的结论。其次将三个时段的结论进行梳理,发现黄河上游地区匈奴民族的丧葬文化逐渐被汉民族的丧葬文化所同化。最后对匈奴民族丧葬文化呈汉化趋势的现象进行了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的分析。 本文从已发掘的匈奴墓葬出发对匈奴民族的葬俗进行一般性分析,作为对比具有汉化因素的匈奴墓葬的起始点。匈奴民族的典型丧葬风习在匈奴墓葬文化上的表现主要为竖穴土坑墓,无葬具或有木质葬具,实行单人仰身直肢葬,墓葬内殉牲,随葬器物主要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陶壶、陶罐、装饰品以及武器。对黄河上游地区属于西汉前期的匈奴墓葬和汉族墓葬从墓葬形制和葬式及随葬品方面比较,,可以发现西汉前期该地区匈奴民族的丧葬还没有大量吸收汉民族丧葬文化因素,匈奴民族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丧葬风俗。对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中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和汉族墓葬进行比对,可以发现此时段内匈奴民族的墓葬在墓葬形制、葬具和葬式方面虽没有大的改变,在随葬器物方面却已出现大量的汉朝手工业产品,如铜镜和丝织品。这些汉王朝生产的手工业产品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匈奴墓葬中,说明该时期内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丧葬习俗已经开始逐渐吸收汉民族丧葬文化因素。最后对东汉后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和汉族墓葬进行比较,则可以发现汉族丧葬文化因素大量存在于匈奴墓葬中,如该地区的部分匈奴墓葬形制已经由土坑墓变成砖室墓,出现合葬,随葬器物与同时期的汉族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器物相同。虽然有殉牲习俗然而已经明显低于前两个时期中殉牲的数量。说明此段时间内匈奴民族的丧葬文化在对汉民族丧葬文化因素的吸取程度上已经可以被称作“汉化”。 分析匈奴丧葬文化逐渐汉化的过程,可以发现导致这种汉化过程的因素有内、外之分。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匈奴与中原帝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走向和长城经济文化交流带对匈奴民族的影响,导致了汉匈两个民族间更为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交流。内部原因是由于匈奴民族自身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导致了该地区匈奴民族的经济形式在遭受了自然环境的变迁后产生骤然下滑的趋势,使得生活在该地区的匈奴希望自身的经济结构向相对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匈奴墓葬 汉王朝 汉化 经济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20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2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12-13
  • 三、文献综述13-18
  • 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8-19
  • 五、研究的思路及可行性分析19-20
  • 第一章 匈奴墓葬概况20-38
  • 第一节 黄河上游地区匈奴民族概述20-24
  • 第二节 匈奴墓葬的基本形制24-28
  • 第三节 匈奴墓葬中的葬具28-30
  • 第四节 匈奴墓葬出土器物的主要器类30-35
  • 第五节 匈奴的葬仪与葬俗35-38
  • 第二章 西汉前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38-45
  •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汉匈关系38-39
  • 第二节 “和亲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39-42
  • 第三节 基本未受汉族丧葬文化因素影响的匈奴墓葬42-45
  • 第三章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中期黄河上游地区匈奴墓葬汉化的开端45-52
  • 第一节 从五单于争立到南北匈奴分裂45-46
  • 第二节 “亲汉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46-49
  • 第三节 逐渐被匈奴民族吸纳的汉族丧葬文化因素49-52
  • 第四章 东汉后期黄河上游地区匈奴墓葬的加速汉化52-60
  • 第一节 慢慢走向“衰亡”的匈奴帝国52-53
  • 第二节 东汉后期黄河上游地区的匈奴墓葬53-56
  • 第三节 与汉族墓葬“难以区别”的匈奴墓葬56-60
  • 第五章 黄河上游地区匈奴丧葬风俗汉化原因分析60-78
  • 第一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匈奴民族60-62
  • 第二节 长城对于汉匈双边关系的影响62-66
  • 第三节 匈奴帝国“脆弱”的经济形式66-78
  • 结语78-79
  • 参考文献79-84
  • 后记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璐;;北方地区“南匈奴”墓葬再探讨[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2 张小刚;王建军;张景峰;贾刚;刘永增;吕文旭;;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南墓葬2003年发掘简报[J];敦煌研究;2006年03期

3 马新;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J];东岳论丛;1996年05期

4 陈琳国;;东汉末年南匈奴南迁的前后[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5 陈贤儒;;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J];考古;1960年09期

6 刘玉林;;甘肃泾川发现一座东汉早期墓[J];考古;1983年09期

7 潘其风;韩康信;;内蒙古桃红巴拉古墓和青海大通匈奴墓人骨的研究[J];考古;1984年04期

8 党寿山;;甘肃武威磨嘴子发现一座东汉壁画墓[J];考古;1995年11期

9 罗丰;;20世纪宁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2年08期

10 许新国;;青海考古的回顾与展望[J];考古;2002年12期


  本文关键词:从墓葬看汉代黄河上游地区匈奴的汉化过程及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